第3章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全家老少顾不得抛头露面,母亲、庶母只匆匆围了个面纱,就一齐围拢了来。小小的客厅里挤满了人。
萧敬夫静了半晌,才咬牙切齿地说:“鞑子进京了,官家降了。仗打完了。”
原来正月十八日,伯颜大军距临安只有三十里时,宋廷终于彻底绝望,派监察御史杨应奎献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奉表称臣,岁纳银绢,以求“苟存社稷”。过不多久,小皇帝赵显、太后全氏、以及后宫百余人,便走上了一百五十年前徽、钦两帝的北狩之路。
靖康耻,不得雪,今又来。
伯颜不识地理,将重兵屯在钱塘江畔的沙滩上。临安的百姓祈祷潮水袭来,将入侵者卷入大海,可也许是天意亡宋,一向守信的钱塘江大潮,一连三日都失约了。
而蒙古人不费一兵一卒便进了临安,像在任何一个被他们攻占的城市一样,为所欲为。一箱箱的衮冕、圭璧、仪仗、器物被从皇宫里运了出来。蒙古人把他们认得的财宝、珍玩通通运往大都,而他们不认得的字纸、典籍、丹青、琴瑟,则在宫墙内胡乱堆成了山,必要时便化作了热量,帮助这些北方的骑手抵御江南的湿冷天气。秀美的西湖湖畔满是铁蹄践踏的痕迹,而湖水中则沉着不知多少绝望的妇人和少女。
欧阳氏颤着声音问:“那,相公呢?”
萧敬夫突然一拳重重击在茶几上,说道:“正月十九日,太皇太后便拜了文相公为右丞相,派他去鞑子营里谈判,希望他能像古代贤人一样,口舌退刀兵什么的。可鞑子都是不识礼义的人,如何能说得他们动?听说那伯颜被文相公驳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把其他使节都放了回去,却单单把他扣在了营里……”
欧阳氏失声叫道:“为什么?”
萧敬夫冷笑道:“好等官家再派别人来投降啊。咱们官家也真听话,第二天就又去乞降了!相公看不得他们奴颜婢膝的样子,把他们个个骂了个狗血淋头!那些人回到临安的时候……嘿嘿,脸色那才叫好看……”
道生忽然说道:“那他率的勤王义兵……”
萧敬夫收了笑容,朝他看了一眼,道:“大公子也想到了?文相公被扣,那几万义军群龙无首,当天就让伯颜下令解散了!这些人都是基于义愤来投靠相公的,现在却……却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亡国!临安府让鞑子改成了两浙大都督府!小人的一队兵马,第二天就被遣回江西,我……我有什么颜面……”说着掩面而泣。
欧阳氏擦了擦眼角,问道:“那相公何日能回?”
萧敬夫踟蹰半晌,才道:“那伯颜要投降了的大小官员作为什么‘祈请使’,去大都拜见鞑子皇帝,请求纳降。文相公本是坚决不降的,可也……也让他们看守着,杂在祈请使里面,一并前去大都……”
人人心中均是一惊。欧阳氏猛地站起身来,道:“去大都?”
奉书忍不住叫道:“爹爹又没投降,凭什么跟那些降官一道,去拜鞑子皇帝?”
萧敬夫重重叹了口气,“鞑子阴险,这分明是有意羞辱相公。不过,唉,亡国之臣,除了听人摆布,还能怎样?”
奉书茫然道:“亡国?”这个词虽然时常听人说到,但在她小小的心里,那毕竟还是不可想象之事。国家亡了,是个怎生光景?还会不会有皇帝,会不会有文武百官?地里还会不会长出庄稼,花儿还会不会在春天开放?爹爹还会不会回家,自己还会不会长大?会不会有人夜里来抓小孩子?深夜的天空里,还会不会有漫天繁星?
她胡思乱想着,几乎要哭了。
萧敬夫忽然又压低了声音道:“嘿嘿,不过咱们未必便输给鞑子。官家虽然降了,可益王、广王,还都没让他们拿到……”
几个孩子齐声道:“什么益王、广王?”
萧敬夫双手互握,寻思片刻,才道:“那是今上的亲兄弟,其实嘛,也就是跟你们差不多的小孩子,不过到底是皇室血脉。鞑子兵临城下时,太后让人把这两个王子送到了南方,免得……免得到时候被鞑子一锅端。”
奉书问:“可他们又不是皇帝啊,鞑子要他们做什么?”
萧敬夫笑了笑,却不回答了。
送走了萧敬夫,一家人默默无语。奉书问母亲:“爹爹去一趟大都,还会回来的,是不是?”在她心里,亡国之祸毕竟太过遥远,自己的家才是最真实的天地。
母亲却只是流泪,不答话。
当天夜里,她便梦见了大都。那是个她连听也很少听过的城市,可在梦里,大都的每一条街巷,她都十分熟悉。大街上走满了青面獠牙的胡人,有的口里喷着火,有的手里提着小孩的头,却好像都没注意到她。她拼命躲着胡人们的手臂,在无声的人群中穿梭来去,想要寻找父亲的身影,看到的却只是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突然,有人发现了她。头顶上的衙门口立刻敲起了鼓。咚、咚、咚,所有的胡人齐刷刷地朝她看过来。咚、咚、咚,所有人像潮水般朝她冲过来。她尖叫,可是叫不出来。咚、咚、咚。
她哇的一声大哭出声,从床上跳起来。
咚、咚、咚。那声音竟然还在。有人在急切地敲门。睡在她旁边的小妹被惊醒,也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奉书恍惚坐着,泪流满面。听到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外的人几乎是撞了进来,大声叫道:“阿嫂!”
那是二叔文璧。他一直在别处做官的。他怎么也来了?
在几个婢子的惊叫声中,母亲的脚步匆匆响起。奉书急忙穿鞋,哄了哄小妹,也跑了出去,躲在房门后面。她这才发现,自己还穿着睡时的单衣。半夜的风好凉。她犹豫了一下,决定忍着。
二叔喘匀了气,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半天,才道:“大哥……”
母亲急问:“相公怎么了?他不是去大都了吗?”
二叔的声音好奇怪,听不出是哭是笑,“没有……他……”
“你快说啊!他怎么了?”
“扬州守将李庭芝……传下文书……说……他从捕获的汉奸口里得知……有一个丞相……被鞑子派出来……正前往真州赚城……要各地守将严加防范,必要时直接……直接杀了……”
她心里又吃惊,又迷惑:“丞相,那不就是爹爹?扬州、真州,似乎还是让我们的人死死守着,并没落入鞑子手里。可爹爹怎么会为鞑子做事,赚大宋的城?守扬州的那个姓李的官,为什么又要杀爹爹?”
又听母亲斩钉截铁地道:“不可能!那不是相公!”
文璧镇定下来,说道:“阿嫂莫急。我和幕僚商议过了,这是鞑子使的反间计。大哥必定已经逃了,要去投奔大宋城池,鞑子寻他不见,这才放出谣言,说他已经叛降,让大宋守将猜忌他。李庭芝那糊涂虫定是中计了。扬州的文书传出去之后两天,鞑子倒沉不住气了,到处张贴榜文,捉拿文丞相,嘿,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现在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文丞相已经不在鞑子手里啦!”
原来早在二月初九日,文天祥便被蒙古人胁迫北行。但他心系故土,从第一天起就在策划出逃。在镇江停留时,他和几个亲信部下悄悄谋划,天地人和,终于在二十九日逃脱了元人的掌控。元将阿朮立刻做出反应,一面通缉,一面反间。这些消息快马加鞭地传到四方,文璧身为官员,自然立刻就知道了,当即连夜赶回,向一家老小报知。
谁知他说了这些,却并无欣喜的语气。欧阳氏也随即明白了,说道:“他虽然逃了出去,可还回不了家。”
文璧道:“正是。临安浙江一带尽为鞑子控制,他说什么也没法穿过去。”
欧阳氏道:“唉,我也不盼能见到相公,只要他平平安安的……”
文璧却话锋一转,道:“阿嫂,眼下大哥平安与否,要看天意。可更有危险的,却是你们……”
“为什么?怎么讲?”
“你还不知道吧?那元将伯颜得知广王、益王遁走南方,大是生气,派人去追。二王得身边忠臣拼死护佑,这才脱险,眼下已经汇合了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以益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在东南方起兵……”
奉书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陆秀夫、张世杰……似乎听说过这些人,是了,爹爹说过,他们都是忠心的臣子。张世杰性子有些跟他合不来,但依然是好人。”
欧阳氏也舒了口气:“二王有这些臣子辅佐,起兵收复江山,这是好事啊。”
文璧道:“好事?阿嫂,鞑子的脾性你也不是不知,益王起兵,他们能坐视不管?只怕顷刻间就要打到南方,斩尽杀绝才肯罢休……”
“可是,可是官家已经降了啊。”
“官家降了,剩下的兵马若是作乱,就成了叛军,更该剿灭。你可曾见蒙古人手下留情过?”
欧阳氏默默无语,绞着双手衣袖。
文璧又道:“鞑子若是打过来,江西迟早不得保。阿嫂,听我一句话,现在就逃罢!”
欧阳氏虽然颇有些见识,可到底是久居闺阁之人,听到一个“逃”字,一下子慌了起来,说道:“不,不行,相公还没回家……”
“若是鞑子真的来了,你们又是丞相家眷,难道能躲过他们的耳目?恕兄弟直言,你们一群妇人小孩,能跑多快?要是真落在蒙古人手里,下场如何,你想没想过?”
过了半晌,欧阳氏才涩声道:“全凭阿叔做主。”
奉书在门外听着,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迎面袭来。鼻中吸入寒冷的露水气息,身子已经僵了,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突然房门打开,二叔走了出来,见她在彼,吃了一惊,见她一身单衣,正自簌簌发抖,连忙将她搂住,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她一把抱住二叔的腰,哭得话不成句:“我们,我们是不是要死了?是不是再也……再也见不到爹爹了?”
文璧一摸她额头,已经火烫,连忙脱下外袍把她裹住,叫人将她送回房里。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44/44994/24534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