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这可不兴闻啊
“净身刀?”大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追问道:
“是好东西吗?”
“反正是宫里用的。”苏阳回应。
纹身哥眼神一亮,来劲了。
“你看看,我就说好东西!来闻闻,看看是不是有血腥味。”
他拿着刀递给围观群众,不少人捂着鼻子往后退。
反应再慢的人也察觉到有问题。
“你们怎么都往后退,不对,净身刀!?”
他张大嘴巴,看向苏阳,满脸不可置信,眼神询问。
“这可不兴闻啊!”苏阳的话语,确切了他心中想法。
纹身哥慌忙将刀放进盒子里,毕竟家传这么多年,再震惊也不能扔。
看着自己的手,想到刚才猛嗅的操作,还有以前在家研究小刀的各种情形。
小时候甚至还舔过。
“呕!”
他当场干呕,捂着嘴跑向角落。
“你的手刚碰过刀的。”苏阳提醒。
纹身哥捂嘴也不是,不捂也不是,进退两难。
再看刚才闻过刀的几人,表情痛苦,快步离开。
他身旁的龙云裳,小脸苍白,看着自己的手,微微颤抖,她觉得自己脏了。
苏阳拉着她果断离开,去卫生间洗手。
纹身哥干呕了好一会,回来看到人都散了。
他看着盒子里的刀,怎么看怎么不得劲。
千人斩啊,难怪血腥味那么重,经久不散。
也不知道刚才那家伙说的是不是真的,反正他是膈应了。
他小心翼翼的盖上盒子,飞速离开。
龙云裳洗了十几分钟手,里里外外,不放过每一寸肌肤,手都搓红了才出来。
她苦着一张小脸,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责怪苏阳怎么没提前说,而是好奇询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就是学霸的脑回路吗,跟常人是不太一样。
苏阳内心吐槽,解释道:“我以前看过一本杂项书,上面有写。”
反正不知道的推给书上写了,总没错。
他将旁白刚才的提醒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介绍了一番。
“书上写,清朝的净身一共有三把刀,第一把外表似月牙形,就是刚才这把,用来割丸子,刀比较小,用起来也很方便。”
“第二把也是用于阉割,但就比较大,更锋利一些,因为这把刀是用来全切的。”
“第三把刀名为惊魂刀,菜刀大小,看着就渗人。这把是用来吓人的,有些意志不坚定的,看到这么大刀可能会退缩。”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有些人看到惊魂刀可能就放弃了。当然,大多数情况可能没得选择。”
“厉害,那本杂书叫什么,能借我看看吗?”龙云裳竖起大拇指。
苏阳无奈摊手:“很早以前看的,书早没了。”
“这样啊。”
她有些失望,很快又想起什么,小脸有点红,黑框眼镜下,一双大眼睛低垂,问道:
“那……千人斩呢?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我瞎编的,他不是说有很重的血腥味,我想宫里一代又一代,公公那么多,就说了个大概。”
“哦~”
苏阳怕她还有问题,只好提议:“要不我们去里面鉴定区看看?说不定有好东西呢。”
“行。”龙云裳同意。
鉴定区不设门槛,大家都可以进,只不过要找专家鉴定的话,需要支付200元鉴定费用。
这次来的专家都有些来头,平常线下找他们绝对不是这个价。
因此吸引了不少持宝人前来。
人一多,自然乐子也多。
今天负责鉴定的,一共有6位专家,每个人面前都排了不短的队。
苏阳他们一进来,就听到了吵架的声音。
看热闹是人类的本性,即便是龙云裳这种学霸都不能例外。
更何况听起来还跟什么瓷器有关。
“你什么都不懂!说个屁!”持宝人是一位干瘦老人,神情激动。
在他对面,正是本次鉴定专家之一的白波老师,曾任某鉴宝节目常驻嘉宾,本身也在某博物馆任职。
专业性不用多说。
他神情淡定,似乎见怪不怪。
别说这样的大众鉴定会,就是当年的鉴宝节目,也有很多类似的人。
这类人统称为“国宝帮”。
活跃在各大鉴宝节目和直播间,一出手就是国宝级古董。
就像现在,老人手里拿的是两个瓷杯。
壁矮,以子母鸡为主题纹饰,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两只瓷杯为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
远看有点意思,就是不能近看。
苏阳和龙云裳加入围观群众,都能看出上面的鸡歪七扭八,布局太紧凑,留白过多。
白波平和开口:“那您觉得您拿的是什么呢?”
老人情绪激动,拿着两个杯子,喋喋不休。
“看到这个画工没,巧夺天工,色彩搭配绝美,胎质更是没的说。”
“壁矮,以子母鸡为主题纹饰,故名鸡杯,形状似缸,又称鸡缸杯。”
“你再看看底足,大明成化年制,知道什么意思吗?”
不等白波接话,他自问自答。
“这明显是成化年制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皇帝御用!”
这话一出,别说白波了,围观群众都发出阵阵嗤笑。
来古玩市场的,不少人都有点常识。
斗彩鸡缸杯太有名了,常人很难碰到。
最近流落于市场的还要数十年前,香江拍卖场有人拍卖。
最终成交价2.8亿,创下了当时拍卖瓷器的最高价。
这也符合“国宝帮”的特质,不是国宝根本不出手。
白波笑了,开口道:“故宫博物馆有鸡缸杯同款,连画片都跟您的有点像。”
“这我知道,故宫有两只,我这也两只,反正你什么都不懂,乱摆摊害人!”
老人振振有词,气冲冲的盖上盒子,大步离开。
大家伙都当看乐子,龙云裳微微皱眉:“大爷是被别人骗了吧?”
“他既然知道故宫有,那就应该有心理准备。”
苏阳不以为然,这种被骗的也太夸张了。
又看了会热闹,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准备出去吃饭,顺便说一下最近在西京的安排。
路过一个新摆的小摊时,旁白声音再现。
【三河刘葫芦,产自清代,价值百万。】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94857/94857875/168510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