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
就这样我在欢笑和无忧中结束了学前班的学习玩耍的生涯,晋级到了小学时代,一年级是一个新台阶的开始,同时一种潜在的忧愁和焦虑危机也在默默潜伏等待把我坠入深渊。
一年级,开学了,小孩子最期待的是什么,是希望有一个新的书包、文具盒、铅笔;最在乎的是什么,是学前班的小伙伴有多少是分到了一个班,班里是否有之前心仪漂亮的女同学;最怕的是什么,是以前体罚比较狠的班主任是否还会继续带我们;就这样带着一丝期待、带着一份在乎、带着一缕担忧去参加了开学日,结果有喜有忧,喜忧参半;喜的原因是有不少小伙伴和我分到了一个班,不再孤单;忧的是心仪的漂亮女同学没有在我这个班,喜欢体罚的班主任还带我们语文。
一年级的教室和学前班的不太一样,学前班的教室是危房改造后有部分水泥地和用水泥粉刷后的墙面,略显高级;而一年级的教室却还是和我家的房子一样的建筑结构,是用泥土切墙的,用木头做的房梁,用土瓦片盖的顶;偶尔上课中大雨时会有些雨滴落下,伴随着读书声和嬉笑声,像是在为我们奏乐,也像是在给无聊的课堂增加一些生气。
由于爱动、爱打闹,总是容易饿,放学回家后到了饭点就是干饭,而更多的时候放学回家后没有到饭点就饿了,家里的大人都去农忙去了,而自己也只能找点饭菜先对付对付;而最令人惊愕的是,当时最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成了以后最奢侈的事。
一晃又到了二年级了,人生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折点,村级小学开始撤销,小学开始去镇里上了,记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村在水库旁边,我们从村里要去镇里上学的话,要坐船,大概2小时才能到镇上,每次一船大概200人;最让我害怕的事也来了,因为在镇上上学,所以我们就跟在村里上学时不一样了,变为寄宿制,每周周末回家一次,周一坐船上学,周五下午放学就再坐船回家。
镇里的小学比村里的大,且教室要新,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上下课玲也比村里的高咖,用的是电玲,而我们村里的用的还是人工敲铁块的方式;操场也比我们村里的大,可以容纳约1500人;但是寄宿制的宿舍却是我第一次接触,一直没有完全能接受,那时很多小伙伴一到晚上就容易想妈妈,就喜欢躲在被窝里哭,更有思念难耐的小伙伴约上村里的一两好友一起密谋趁夜黑风高偷偷溜走回家见妈妈,也不知道翻山越岭了多少里地他们终于到了家;第二天全校早会校长在会上说了这事大家才知道。
第一次去镇里上学时,是爸爸跟我一起的,开学时要交米,好像是50斤米每个学期,爸爸背着带过去的;爸爸也帮着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买齐了,然后自己每周需用钱的地方就是打菜和零食,那时的菜是分2毛、3毛、5毛的;代销店也比村里的要大,里面的东西也比村里的多;如是大家的每周5块钱左右的生活费基本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代销店了,每次到了吃饭打菜的节点,可以发现又是喜忧参半,口袋里余粮充足的小朋友就会在2毛和3毛套餐的打菜的阿姨中间游走,有的也会奢侈一把享受下带肉的5毛套餐,而口袋余额不足的小朋友就只能在2毛套餐哪里目光呆滞,当来打菜的小朋友少了后,就到了他们双方展开谈判的时节,比较顽皮且心理承受能力强的的小朋友就会和打菜的阿姨谈判说可以1毛给打2勺子菜水吗,这样他们就可以菜水拌饭吃,不至于挨饿,阿姨们也心领神会,可能也是可怜我们这些这么小就寄宿的孩子们吧,2勺菜水中也会偶带菜叶。
另一个让大家比较兴奋也比较焦虑的是早餐,从样式来看确实比较丰富,有馒头、炒粉,但是也扛不住一年到头都是这两样,家里条件好点的孩子就会自带一点老干妈、麻辣酱、自家制的豆腐乳、自家制作的家常菜,而像我们这种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每次回家也没什么可以带的,所以每次到了吃饭时总是很无奈的得去嬉皮笑脸找那些有家庭条件好点的,有带菜的同学给施舍一点菜,也有比较极端的同学在趁着别人不在宿舍的时候偷偷整点别人的菜的,后面所有的同学们都学聪明了,都把菜瓶随身带,这样就会比较安全,而我呢,除了去死皮赖脸的求小伙伴给点菜外,也会靠自己,把平时偶有机会吃饭方便面的调味包收藏起来,然后吃炒粉和馒头时就撒一点,就这样度过了小学的几年的早餐大战。
小学里也分"帮派",本地的,外来的;而我属于外来的,所以不太熟悉他们本地的文化,也不知道他们本地的套路,一不小心就因为抢乒乓球台的事和他们本地"帮派"的"老大"干了一架,幸运的是干赢了,然后一战成名,在学校里我的知名度也就起来了,也正因为这个知名度,我在平时和小朋友们祈求匀菜的过程中大多情况他们还是都比较给我面子,进去了镇上的小学后,我也迷失了自我,对零食、打架、玩耍,乐不思蜀,所以学习落后的也就一直很稳定,但是我也是有虚荣心的,每次看到身边同学们考试考的很好,期中和期末都能拿奖状时我就格外焦虑,希望自己也有朝一日能得到奖状,如是在某一个学期我壮了壮自己的胆子,在一个中午趁班主任不在家,我给班主任家里留了一张纸条,大意是希望老师给我整一个鼓励奖状,我来年一定好好学习不让老师失望,本来不抱有希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老师竟然找我谈话了,说希望我可以如我纸条上所说来年好好学习,争取凭自己能力拿到奖状,就这样我拿着奖状回家,过了一个值得炫耀和满意的春节,但是更令我诧异的是,爸爸妈妈竟然好像知道这一切似的,只是没有打破这个美丽的谎言,最后我想想也是,平时自己考试成绩大多都是不及格,怎么可能到期末就拿到班级名次,得奖状了呢,想想突然好像明白了这一切,但是我对这个班主任的感激真的是发自内心,他对我的鼓励和激励也至今难忘,也就是他让我突然有了要好好学习的念头,因为觉得要对得起老师的信任。
就这样通过自己的慢慢努力成绩有了一些提升,但是好像还是没有开窍,考试成绩也一直在及格边缘徘徊,主要我觉得应该是我还是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也不知道学习的秘诀是什么,课余时间、周末都是以玩为主,作业基本都是靠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接济,那时候班级里的小朋友喜欢告状,一般情况下玩耍时打了别人,或者骂了别人,他们都得跟老师告状,然后我就被老师喊出去罚站或者单独谈话,我对这些小朋友是又爱又恨,就这样一直处于这个漩涡中不能自拔。
记得上镇里小学后,发生了最闹心的2件事,一是在班级里打闹不小心把班里的窗户玻璃给打破了,然后老师让罚款赔偿,家里本来就不富裕条件不好,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爸爸知道了后也是一顿打;第二件事是某个周一早上上学途中在等船来的时候在水库边因为言语和小伙伴起了冲突,结果打架一起掉在了水里,一个邻村一起等乘船的大叔给我们救起来了,但是他的手机给水泡了,然后这件事肯定纸包不住火,一到学校就给传到了班主任和家长哪里,除了一顿打后还得赔人家手机,这两件事属于除棒子外还带有经济损失的案例,对于我们家条件不太好的这种案例肯定记忆犹新,属于童年阴影的那种。
当然,俗话有说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只挑细处断,更让我们家庭雪上加霜的是爸爸的身体,应该是小时候没有特别注意的问题,落下了风湿,经常疼痛,严重时也会影响建筑粉刷的工作;也许是因为常年干建筑经常弯腰的情况,他又患了比较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没法工干建筑粉刷的工作了,回到了老家调养了快2年,但是家庭需要支柱,没有经济来源肯定是支撑不住的,所以妈妈默默选择背下了这一切,跟着村里的人去广东电子厂去打工了,但是工资也很低,每月一千多块钱,经常等不到发工资的时候爸爸就要去隔壁邻居家借点钱给我做生活费了,有时候特别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会拿妈妈的衣服出来闻一下,因为衣服上有妈妈的味道,但是又不能让爸爸看到,免得让他更加心酸和难受,很多时候就这样闻着闻着思念难耐就哭了,也不知哭多久了,好了后赶紧把衣服放回柜子里恢复原样,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快2年,爸爸身体逐渐有了好转,妈妈也从广东回来了,我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爸爸也是有和命运做过斗争的,也想试着逆天改命,做过一段时间的包工头,但是无奈时运不济,跟着一个大的一手包工头,最后这个包工头因为是暴发户没有守得住家财,给赌博全部输掉了,然后欠我爸爸的工资也没法结,但是我爸爸不一样,跟着他干活的都是左邻右舍或者亲戚,他没法说不开别人工资,然后回老家四处借钱给发了跟着他的工人的工资,从此以后我爸爸的心劲就给磨灭了,也没了斗志,就只想简简单单打工挣一份工资养家糊口就行了;只因为如此,我们住的老家还是原来的样子,村里其他家都慢慢换红砖房了,我们还是泥土房,下大雨时家里还得把锅碗瓢盆全部拿出来接水,但是那时候我们小孩子大家比较单纯,也没有太多的这种家庭富贵面的攀比,所以家庭不好的这些年,我心理还算健康,没有形成一股攀比风和自卑感,也还是大大咧咧的玩耍,还是照常上学、放学,就在这种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成长、慢慢懂事。
最后的刺激,很快眨眼就是临近小学毕业季了,来镇上4年了,时间确实太快了,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就来到了小学的毕业季,又是期待又是害怕,听说老师以及家里有哥哥姐姐的小伙伴说上初中要学英语,我们小学毕业后大家夏天都要补课,不然肯定跟不上,教室里铺天盖地的都在传这些消息,由于小学和学校里的很多同学干过架,所以他们一些比较记仇的都盼望着这天,因为他们家里的大多男性亲戚都比我们大一到两届,我们上初中后他们那些亲戚和我们就都在一个学校了,他们期待那时候就可以给我点颜色看看呢,可能我干架次数多了,大多阵势也见过,对这些不怎么敏感了,还沉浸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以为自己可以以一敌百。
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妈妈都在背后提前盘算着,因为那个时候周边就有些家庭条件好些的邻居或者亲戚就有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初中的,大多都是托关系的,所以我妈妈自然也是得提前考虑和策划,经过了一些盘算,最终联系到了妈妈这边的一个在县城初中教书的亲戚给安排到了他们这个学校上初中,这些我都不知道,我还以为我估计得去镇上上初中了,可是快到初中开学季的时候,妈妈告诉了我,我们去县城上初中,那时,我没有太多的惊讶,貌似好像去哪里上学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触动也没有什么区别,诸不知另一场更大的无硝烟的战场和征途也悄然来临~
【作者题外话】:小学,经历了很多,心智逐渐成熟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81299/81299154/7632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