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寿宴,四樽铜人 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清越的琴声传来,珠瑾这才渐渐好转。她睁开眼,后退几步,自袖中取出玉笛,和琴音而奏。
琴音铮铮,玉笛清幽。
笛声于之琴音,如高山仰止之缭绕青云,若丘壑绵延之碧草悠悠。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高山少青云而孤傲,丘壑无碧草而寂寥。
这琴这笛,就似是为彼此而生一般,交融缠绵,宛若一体。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珠瑾已无心力去瞧下方宾客是何反应,她瘫坐在地上,深深吁了一口气。
这一曲,已然耗尽了珠瑾的心力。此时的她,什么也不愿想,什么也不愿做,只想独自静一静。
珠瑾扶着墙壁起身,恍恍惚惚地下了百花阁。
柳岩疾步走来,俯身礼了一礼,“女使,不好了。华国使者提出要见见吹笛之人,王爷拦不住,皇太后已经应下了。”
一别数月,为何不得不面对亲人的时候,她半分喜悦也没?她很想退怯,可是却避无可避。
方才在百花阁上,珠瑾早已瞧见了汗王身旁那抹熟悉的身影。分别之时,他曾说过的话,她历历在耳——
“姐姐既是如此贴心,不愿惹父亲母亲不耐,那便莫要再回牧族了。须知……此处没人欢迎姐姐,想来姐姐在牧族也无甚挂念了吧?”
他们是血肉至亲,也曾相亲相爱、欢乐和谐,可为何会走到今日这一步?再见她,他定会不悦吧。
柳岩引着珠瑾往前台去时,竟遇上匆匆走来的玉清,两人撞作一团。一股奇异的芬芳迎面扑来,玉清后退两步,俯身礼了一礼,“玉清失仪,还请女使海涵。”
珠瑾转眸瞧见玉清裙摆上的一片浅碧色的水印,似是撒上了茶汤。她不禁明了,俯身回了一礼,“玉婕妤客气了。是奴婢没有看清路,理应奴婢向玉婕妤赔礼才是。”
两人相互客气了几句,玉清便离开了。
珠瑾随柳岩到得台前,满座宾客一片寂然,只见众人皆看着王嬷嬷手中的托盘。
托盘上并排放着四樽一模一样的铜人,铜人下压着一封书信。
一名身穿蓝袍、头戴金冠的男子抱拳礼了一礼,“此乃我华国新君特意命人为皇太后打造的贺礼,并附上我皇亲笔书信一封,以示友邦之谊。”
两个月前,华国老皇帝驾崩,新君登基后一直态度不明。这份贺礼虽不同寻常了些,但若意在示好,倒也并无不妥。
可这贺礼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偏选在千秋宴上拿出来。众目睽睽之下,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珠瑾前进的脚步顿了顿,偷眼打量了蓝衣男子几眼。只见他面上覆着个做工精致的半面面具,露在外面的半张脸俊美无俦,一双乌黑的眸子里总似是含着浅浅笑意。
此人风度翩翩,可珠瑾却喜欢不起来。
那双笑意盈盈的眸子里,她看到的,并非是温润,而是深渊。一双任她穷极目力也望不到底的深渊。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74/74226/38309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