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极道极兵王猛 > 第367章 我懂规矩

第367章 我懂规矩


面对王猛的大不敬,郭启蒙很生气很不爽,但他理亏。

        郭启蒙讪讪地说道:“呵呵,就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太枯燥太死板,所以才应该自娱自乐调剂一下,否则,我们都成了冰山了。”

        “也对,看来,我这个小地方的人,思想还是太保守了。”王猛似乎很认同。

        “王局看起来很年轻啊?参加工作多少年了?”郭启蒙想探探王猛的底细。

        “一年多点。”王猛说道。

        王猛在刑警队没干多长时间,在青龙县才个把月而已,加起来确实不到两年。

        “啊?这么短?呵呵,厉害,一年多就做了副局长,看来王局是个高手啊!”郭启蒙很惊讶,他说的高手,不是说王猛业务能力有多强,而是暗指王猛后台很硬。

        “呵呵。”王猛笑笑,没接茬。

        王猛的莫测高深,让郭启蒙越发觉得王猛后台不弱。

        档案室在四楼。

        王猛自己跟着郭启蒙走进档案室,李德利和小黄在外面休息室等待。

        郭启蒙让档案员取出顾莹金峰案件的卷宗。

        “王局?按规定,你只能在这里看了,不能拿走,也不能拍照。”郭启蒙一脸歉意地说道。

        “我懂规矩!”王猛说着,不用人提醒,在桌上的登记册上签字,写下警号和工作单位,并将协查令交给档案员,之后才接过档案盒,走进旁边的调阅室。

        调阅室里有监控,这是防止调档人破坏档案。

        “给王猛同志倒茶,有需要给我打电话。”郭启蒙叮嘱完档案员之后,急匆匆离去。

        他有种感觉,事情不妙。

        离开档案室,郭启蒙回到办公室,急急忙忙打出去几个电话,之后,又急匆匆离开刑警队。

        因为有摄像头,王猛没有快速查看,而是慢条斯理地很仔细地翻看着卷宗。

        看了三分之一,王猛心里就开始苦笑,他看出来了,这根本就不是原始卷宗,这是伪造的,这是有人篡改之后才形成的无懈可击的卷宗。这从档案卷宗的笔墨深度和纸张的新旧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不过,也只有王猛才能够看出,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除非做技术鉴,但既然没看出来,谁会想到去鉴定?

        不过,虽然看出是伪造的,但是,王猛依旧不动声色地看完。

        既然是假的,必然是为了遮掩事情真相,自然会把黑的说成白的。

        既然知道本来是黑的,如今已经洗白,那么逆向思维就派上了用场,你完全可以把白的看成黑的。如此还原,也能看出个大概。

        其实,王猛无需看档案就已经从郭启蒙的记忆中确定了此案为刑讯逼供的冤假错案,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找到证据。

        这起冤假错案无疑是原中市刑警大队为了应付上级的限期破案的命令,才不择手段的结果。

        在官场有句话很流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策无策全凭胆魄!

        就拿公安系统的干警来说,你要是不能按照上级要求限期破案,那你就会受到处罚,背上处分,甚至丢了官职和工作,这样的结局可想而知,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所以,要想结局好点,你就必须限期破案,可你要是真不能限期破案,“聪明人”就会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这种手段就叫做不择手段,不择手段酿成的后果很严重,甚至草菅人命。

        这类事情在公安司法系统并不少见,但随着司法制度的严格,随着国家对公安司法系统监督力度的加大,如今这样的冤假错案已经不多,但,不是没有。

        实际上国家法律对破案时限并没有限期破案的时间规定,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效率才制定出限期破案的政策。当然,此举也是为了激励公安干警,快马加鞭,也是为了早日平息因案件而带给人民群众和社会的不安全感。

        这样的举措,出发点是无可挑剔的,但,限期破案有利也有弊。

        限期破案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优势警力去攻尖克难,增强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避免不认真、不抓紧的拖延工作的作风,达到增效的目的。

        限期破案的害处就是会使得一些公安司法人员自身事业风险意识增强的同时,应有的责任意识却相对淡化了。由于到期破不了案就会受到惩处,这就使得一些干警为了保住工作,保住乌纱帽,不得不采取非法手段“不择手段”破案,以求自保。

        其实,限期破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缺少了相应法律的约束力。

        毕竟,侦查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技术,技巧和能力才能完成,并非一蹶而就。

        如今,在限期破案的基础上,有的地方还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比如说招标破案,就像是佣兵悬赏任务。

        所谓的招标破案,就是通过网络对一些本地破获不了的刑事案件向全国公安机关公开招标,所有在编在职的公安民警都可以成为投标人。投标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

        中标后,中标人如果抓获了命案逃犯,将获得该案发生地公安机关丰厚的奖励。

        有人说,招标破案是一种新的破案方法,是一种切合时宜的新的激励方式。

        也有人说与其费心地去“招标”,不如脚踏实地去治本。这个治本就是提高公安民警的自身素质。

        有人说招标破案是有限的,如果长期实行招标破案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犹如饮鸠止渴。

        还有人说,为人民服务居然还要钱?你警察本身就是集体作战单位,就是保护一方安全的,破案是你的职责,结果却变了味道,我们还是不是纳税人?

        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当然,一些新的东西都会有争议,都会有利弊,只有实践过了才能形成真理。

        王猛没进入公安系统时,对这些没什么想法,此时,王猛心里觉得堵得慌。

        王猛看完卷宗,交回卷宗后,就离开了原中市市局。

        在车上,王猛给小刘和小陈打去电话,让他们注意安全。

        王猛有种直觉,他们这次的办案不会顺利,甚至会遭到阻挠。

        王猛他们这次行动可不是擅自调查,可没有一点的越权行为。两省上级公安部门已经有了互相沟通,但王猛可不敢保证冤假错案的缔造者会不会为了避免暴露而想尽办法去阻止翻案,甚至会做出什么狗急跳墙的事情来。

        我们决定加大暗访力度,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前,就找到有价值的证据。

        我们要求小刘、小陈、小黄和李德利四人,两人一组,分兵两路,从外围开始逐步向内调查,主要调查死者顾莹的人际关系,但暂时不包括顾莹和金峰家属。

        王猛这是避免打草惊蛇,蛇惊了咬人。

        我们特别嘱咐李德利四人,绝对不能接触已经被枪决的金峰家属。

        王猛知道,郭启蒙如今的重点也会放在金峰身上,因为金峰是冤死的,他怕王猛接触到金峰家属,找到线索,因为金峰的家属对儿子的死耿耿于怀,前几年也是经常上告,但都被压了下来。这两年金峰家属见状告无门,他们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的儿子无罪,也就鸣金息鼓了。

        其实,调不调查金峰,对于王猛来说无所谓,因为顾莹的死因要是真相大白了,如果杀死顾莹的凶手不是金峰,那么金峰的冤案必然会随之水落石出,这是绝对掩盖不主动,也是无法掩盖的。

        反之,如果从调查中得出结论,顾莹真是被金峰所杀的,那此案必然和闰日案件无关,王猛他们也没有调查下去的必要。

        只不过,王猛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已经十分肯定,此案是一起冤假错案,但他现在主要的是找到证据,没有证据就推翻不了,推翻不了就会坐蜡。

        这里不是北海,王猛在北海可以说想干什都不难,但这里不行,这里没人会给王猛面子。

        王猛的调查虽然隐蔽,但还是被郭启蒙知道了。毕竟,这里可以说是郭启蒙的地盘,王猛的到来已经引起了他的警觉,他做贼心虚,必然会对王猛他们进行监视。

        虽然王猛五个人中只有王猛小黄和李德利三个人公开露面过,但是,小刘和小陈两人只要接触了此案的一些关联人,这是逃不过郭启蒙的监视的。

        此时,郭启蒙脸色阴沉地坐在一家酒店的包房里。与他一起在座的还有三个中年男子。

        这三人分别是原中市中级法院审判庭庭长张扬,原中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庭长徐仁才,还有一个是原中市检察院检察长杨剑锋。

        三人都是顾莹、金峰案件的执行官。

        顾莹、金峰案件的始末,三人是最清楚的。

        此次,是个多年,居然有人来调查此案,令三人脚底下冒了寒气。

        郭启蒙更是浑身拔凉,冷汗直冒。

        张扬五十多岁,身材中等,不胖不瘦,方方的脸上始终板着,不苟言笑,就跟谁都欠他钱似的。

        张扬眼睛不大,很精光,此时,他凌厉的目光看向耷拉着脑袋的端着酒杯却在沉思的郭启蒙,问道:“你那里没有留下什么纰漏吧?”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70565/70565635/489368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