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
虽然评论区讨论的很激烈,
但大部分人,都在听着演讲,
台上做学术报告的学者,经过了什么人的提醒,
所讲述的内容也变得通俗易懂起来,
他从二进制讲述到三进制,
再从e进制讲述到与人脑的联系,
演讲到现在终于步入了正题,
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
可以明确的是,中微子存在三种状态微子,
分别是电子中微子,μ(音:谬)子中微子,和τ(音:涛)子中微子,
虽然三种中微子并不带电,
但三种微子明显受到带电的τ子、μ子、以及电子的影响,
通过上述三种粒子的干涉可以有效的观测中微子状态。
而这也是中微子通信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
正是依靠这三种变化。
通过前段时间的中微子通信技术的突破,不断的接收发送信息的过程中
科研人员又在其中发现了新的规律,
既然中微子能携带编辑信息,那可以不可以编程化,
在有着超远距离信息传递过程的数据支持下,
科研人员仅仅是经过,几次实验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竟然基于现有的中微子信息携带技术,
实现了一次简单的机械编程,
而编程依据的载体正是从中微子通信装置上延伸出来的。
可惜第一次编程,依然是用的二进制编码的方式,
只用了电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至于μ子中微子还没有用到。
面对这样的浪费科研人员自然不会甘心,
在有人提到用三进制的情况下
很快再次投入了研究,
虽然他们没有三进制计算机的研制基础,
但斯拉夫熊国曾经做过,
在硬件基础上也许无法借鉴,但编程思路上依旧是大同小异,
而斯拉夫熊国的三进制计算机早已是放入博物馆的老物件,
其中的技术早已公之于众,
东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没用多少力气便找到,已经快要被人遗忘的三进制编程方案。
在如此情况下,仅仅是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初代机便被建造了出了。
虽然是基于三进制的设计的计算机,
但其模型结构,依旧是要遵循冯•诺依曼理论的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缺一不可,
所幸如今的大华已经是蓝星第一工业大国,。
纵使在半导体行业,以及芯片行业依旧处于落后的状态,
但自主建造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对于初代的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
东部研究所还没有考虑小型集成化,这样爬还没学会便要飞的程度。
在没有小型化的情况下,
对于大华如今的制造业来说,便更不是问题。
在加上,上方一直对王猛那把建造枪,以及从枪上发现的中微子极为关注,
因此当研究经费的申请传递上去后,
几乎当天批准便到达了东部研究所,
在这样的支持程度下,
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第一台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
在东部研究所,大量的物理专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的努力下,便被建造了出来。
初代的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的占地面积极其的大,
甚至其规模超过了初代的计算机埃尼阿克的大小,
更奇葩的,
初代三进制计算机中其他的部件,
如部分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大小与现如今人类所用计算机的大小并无差别,
只有包含,
控制、运算单元的中央处理器的占地面积大的可怕,
而通过斯拉夫熊国遗留下来的
三进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改进,
适应与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也成功的运转起来,
之后又与龙麟系统的开发者可进行合作和研究,
一个简单的dos系统,可以在之这台初代机上运转,
而初代运转达到的效果便远超人们的认知,
无论是浮点计算,
还是数列计算,
几乎可以追上28纳米芯片的程度,
虽然这样的程度,用来打常见的5v5游戏,可以卡到队友气的挂机。
但却让这些研究员看到了新的希望,
普通的二进制计算机,在现如今的物理基础下已经可以看到极限,
不论在摩尔定律上怎么突破,
最后都会卡在原子直径0.1纳米这个数值上,
但中微子却不同,
虽然中微子的大小直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
但大致的大小区间已经被确定了出来,
就算用区间中,中微子最大的直径来算,
把那样的中微子,放到直径为0.1纳米的氢原子上,
也只不过相当于将一颗乒乓球,放在了蓝星上。
要知道中微子在发现的那十几年中,
其质量小到让人类认为其无质量。
在如此尺寸下,
普通二进制计算机面临的摩尔极限,
似乎在中微子计算机前不存在了,
至少是现在,人类还看不到中微子计算机的极限在哪里。
更何况中微子,天然存在着三种状态,
更适应于接近e进制,效率更高的三进制计算机。
因此当初代机建造完成,
其论文一经发表,顿时引起了全蓝星计算机学界的震动,
相较于缥缈的量子计算机,
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给人的震动更大,
尤其在各个搜索软件中,当输入三进制计算机后,
会跳出的一些奇怪的相关,
什么三进制计算机为何会很恐怖,什么三进制计算机可能会导致人类灭亡,等等搜索。
将这个本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三进制计算机重新回到了人类的视野中,
而其中最多的联想便是三进制与人工智能……
……
不管人类怎样看待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的出现,
科技发展的潮流无法阻挡,
此时南都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的学术报告也终于结束了,
正式进入了提问质询环节,
面对记者和一些同行的问题,上面的学者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
对于每个问题都应答自如,
但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问题,他自然是模糊回答
比如说,中微子技术是从何处开始突破的,
是谁第一个解决了中微子技术的难题,
对此,这位学者只是看抬头望了望。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70511/70511628/6655469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