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布衣小书生 > 第七百二十章 大理国反

第七百二十章 大理国反


  南夷府这边,自从两个小孩来了之后,凌云脸上倒也多了些许笑容,除夕夜与郭宜修还有林娟丽等人,一同吃了个年夜饭。

  大年初一,凌云并没有睡懒觉,而是起了个大早,给府上每个人封了红包,发红包的时候,府上的人都觉得很是新颖,可是接红包的速度丝毫不犹豫,并送上吉利的话。

  这还没完,收到红包之后,他们觉得很是新颖,于是有样学样,互相封红包,这个红包的套路,就这样让他们玩的乐此不疲。

  大年初四这天,让人有点意外,意外于土家堡竟然会派人过来拜年,而且装了几大马车的东西,这些东西更加意外,因为大都是山里的野味,如山里的野猪,野鹿…还有虎皮,鹿皮等等,后世只能在电视上,或是动物园里见过这些东西,没想到,现在竟能亲眼目睹,虽然都是已经杀死的,但属实是意外之喜。

  这些东西可是好家伙,吃惯了家常菜,凌云非常喜欢这种,因此并没有拒绝,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其中最主要的是觉得,土家堡的人费尽一番辛苦,带着热情来,如果他拒绝收的话,会浇灭他们心中的那股热情。

  热情款待了土家堡的来人,吃完中饭他们就又赶回去了,至于怎么回礼,这个不需凌云亲自操劳,直接扔给大总管,让他去头疼吧!


  春节一过,转眼就到了播种的季节,为了让南夷府各县的百姓有个好收成,凌云在各县百姓的土里修建了大风车,主要用于百姓们的田地灌溉,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田会干旱。

  同时在广信城与各县县城之间,修建了水泥路,方便于县城与主城之间的交往,当然这其中有部分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因为将马路修好之后,可以让他的生意更加便利。

  说的高尚一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倘若说得通俗一点,俗套一点,那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意彻彻底底掌控南夷府,就算将来自己被调走了,自己的生意也能在南夷府扎根,不受到一丝的影响。

  修马路乃是一项大工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因而修建广信城到各县城的马路,以及到省城的马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并非说修马路要用一年的时间,而是要有相应的银子做支撑,所以在此期间,一边修马路一边转银子,足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其建成。

  一年之后,也就是凌云来到南夷府的第二年,广信城内店铺林立,城中的马路更是四通八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又一年,凌云做了统一的规划,将广信城打造成了岭南省最富裕繁华的城池,就连王明志到了之后都赞叹不已,产生了想要入驻广信城的念头,可是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王明志万万没有想到,凌云竟然有这等通天的本领,这个本领并不单一指的是,将所有的生意遍布岭南省各地,而是舍得将赚来的钱用于改变南夷府,用于南夷府的百姓,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何等的魄力?

  南夷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凌云,他成立的南夷商行,笼罩南夷府所有的产业,衣食住行,只要是百姓们用得到的,大都与他的商行有关,就连食用盐也在他的管控之下。

  说到盐,无论在哪个地方盐都是百姓的必需品,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因而他还专门开了一家制盐厂,利用后世的蒸馏制盐法,制造出这个时代没有的细盐,垄断了岭南省的盐道。

  幸好这是凌云的产业,如若不然,早被王明志给抢了过去,因为大乾百姓用的盐都是粗盐,只有富裕人家才有少量的细盐,而且价格贵的要死。


  说是细盐,但在凌云眼里,这种盐与后世的粗盐并无两样,只有他的盐场制作出来的细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细盐。

  不得不说,两年的时间,能将所有的产业笼罩着岭南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且还派人送了七百万两纹银到京城,交给了乾熙帝。

  当前乾熙帝,见到凌云派人送来的七百万两银子,大吃一惊,暗道这小子,竟真的能给他赚这么多钱,虽然两年的时间,并没有赚够一千万两,但是七百万两银子放在他面前的时候,那剩下的三百万两,显得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更何况距离三年之期还有一年,他相信以凌云的本事,一年的时间,再次送上三百万两,也只是小事一桩。

  凌云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虽然派人送上了七百万两纹银给乾熙帝,但怎么可能只单单送上而不提要求呢!

  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打入别的省份,凌云开口向乾熙帝,讨要了一道圣旨,还有一块令牌,这两样东西主要是用于他生意扩散,如果秦永安将生意入驻到别的省份,遭到当地官员的恶意阻拦或是霸占的时候,只要拿出令牌来晃一晃,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凌云是个懂规矩的人,他并不打算将自己的生意遍布全大乾,只是打入了与岭南相邻的两个省份,也就是湖广省以及福宁省。

  再往前,就不敢再继续了,因为以他的能力,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在湖广和福宁两省的生意,并不像在岭南那样广,只不过占据了一部分。

  因为哪怕有乾熙帝撑腰,但如果不给别人活路,湖广和福宁两省当地的豪绅,便会对他的生意群起而攻之,哪怕是两败俱伤,也不会让他安心发展,倒不如以和为贵,能赚点是一点,以后有机会在慢慢蚕食。

  第二年的夏天,距离凌云的任期只有半年之久,凌云闲来无事,驾着马车,逛了一遍整个南夷府,感受一下南夷府百姓的生活,一路走来,他发现如今的南夷府,已经没有当初那种窘迫的状况,心里甚是欣慰。

  与此同时,他在心里感慨,不知道任期一到,乾熙帝是否会将他召回京城,或是将他调往别的地方,这些他都不得而知。


  将剩下的三百万送往京城的时候,凌云去了一封信,请求继续留任南夷府,按照路程的时间,等他回到广信城的时候,去往京城送银两的人也该回来了,到时候是否继续留任,就只能看乾熙帝的意思了,为此,他还多加了两百万,也就是给够三百万,又另增了两百万。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乾熙帝能继续将他留在南夷府,如果调往京城或者调往其他地方,那么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且他的三万部下该何去何从,这也是一个让他为难的地方。

  哪怕乾熙帝让他升职,但如果升职意味着要卸掉南夷军三万部下,那他宁愿在这里继续当他的知府,如果能将三万部下带走的话,那他至少觉得,这不算是一门亏本的买卖。

  别看南夷军只有三万人,但南夷军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斗力,绝对不弱于大乾王朝任何一支军队,哪怕那支军队的兵力高出两倍兵力于南夷军,凌云仍然觉得他们有一战之力,而且是利于不败之地。

  这种自信,源于自身的实力。

  果不其然,当凌云的车驾到回到州衙府的时候,派往京城的人已经回来,原以为他会带来好的消息,却没想到,带回来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而且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个消息就是大理国叛乱了。

  乾熙帝拿到钱,只对他的人说了一句辛苦了之类的话,就让他下去了,至于信,送上去倒是送上去了,只不过他的人在京城等了将半个多月,依旧没有等来乾熙帝的口信,也没有要召见的意思。

  临走时,只让宫里的太监带了一句话,那就是待定,顾名思义就是先等着,具体怎么样日后自然会见分晓,他的人一听,只好带着这个不好不坏的消息回来了。

  大理国原本是大前的一个附属国,大理国其实是大理王在统治,而大理王其实是大乾亲自委任的,说来也巧,这大理王第一任王,乃是随大乾高祖皇帝南征北战的将领,高祖皇帝念其功高,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于是破例封了异姓王,也是大乾唯一一位异姓王。

  至于为什么会将他封为大理王,而不是其他王,原因在于大理原本是一个国家,高祖皇帝建立大乾的时候,大理国还处于反抗中,高祖皇帝大手一挥,让大理王段承恩领兵平叛大理国,段承恩将大理国攻下之后,担心高祖皇帝会收了他的兵权,于是就在大理国驻扎了下来,高祖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封了他一个异性王,让他管理大理国。


  没成想大理国竟然反了,并且主动攻打大乾的城池,其实大理国出兵,只是想将石城纳入自己的等地,谁曾想这一打,发现大乾的军队腐败不堪,没有一点战斗力,见此情形,大理王生出了异样的想法,短短一个月之内,连克大乾十五座城池。

  开战短短两个月,黔南五郡尽失两郡,照这种情形下去,其余三郡岌岌可危,无奈,黔南巡抚上奏朝廷,请求派兵镇压大理敌军,恢复黔南两郡失地。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67961/67961585/70096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