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三章 新的篇章
董良在加尔各答短暂逗留了两天,马不停蹄地视察了从英国人手中接收的工厂区。
眼前的景象,是战争留下的斑驳痕迹,工厂区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那坚实的工业底子还在,高大的烟囱,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未来的可能。
此时,郭嵩焘提出了将这里的工厂设施进行拍卖的计划,这无疑是一招妙棋,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招商引资方式。
董良听闻后,心中暗自赞许。他深知,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让次大陆总督区快速获取急需的资金,为后续的发展注入经济动力,还能巧妙地将华族本土过剩的资金转移出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华族内部,资本如同两条并行的河流,一条是国属资本,一条是民间资本。
以商部主导的国属资本,就像一艘艘巨轮,在既定的航道上稳步前行,严格按照预算运行。
它们大部分投入到关系国家安全以及民生的基础行业,这些领域如同国家发展的基石,虽然投资巨大、回报缓慢,却不可或缺。
比如电力设施,它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动力源泉,每一盏亮起的电灯、每一台运转的机器,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还有铁路设施,它如同国家的血脉,将各个地区紧密相连,促进人员、物资的流通,带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些基础行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回报周期长,对于追求短期效益的资本来说,往往缺乏吸引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资本,它们就像灵动的溪流,哪里地势更低,就往哪里流淌,充满了灵活性。
华族此时能够投资的地方,大多是一些蛮荒之地。华族的移民们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前往这些地方开发,他们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开垦农田、挖掘矿产,试图创造财富。
然而,这些地方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缺少消费人口。
对于民间资本而言,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回报,而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就意味着产品难以销售,资金难以回笼,所以民间资本其实并不愿意过多地投资这些地方。
通常情况下,都是国属资本先在这些蛮荒之地开辟道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到当地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规模,民间资本才会闻风而动,跟进投资。
但次大陆却截然不同,这里原本就有数干万人口,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统治秩序。
底层的民众,如同勤劳的工蚁,默默地提供着廉价的劳动力,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上层的剥削阶层,则过着优渥的生活,成为了很好的消费群体。
这里的市场就像一个成熟的果园,各种需求如同枝头的果实,等待着资本去采摘。
资本在这里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就像种下的种子能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所以,董良毫不犹豫地认可了郭嵩焘的观点,决定重点吸引国内的民间资本来到次大陆发展,期望借助民间资本的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告别加尔各答后,董良选择走陆路前往孟买。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他的思绪如同车轮下的道路,不断延伸。
孟买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此时成为了次大陆战区司令部的临时驻扎地。
在码头欢迎仪式之后,林岳就已经先一步回去安排各项事宜。
他深知元首的到来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战士们的一种鼓舞,更是对战区工作的高度重视。
董良的到来,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远征次大陆的华族战士们的内心。
此刻,他们的心中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涌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觉得这里不再是遥远的异乡,而是如同华族本土一般亲切。
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对于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后,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孟买举行。整齐的方阵、威武的军姿、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着华族军队的强大实力。战士们的步伐坚定有力,仿佛踏在历史的鼓点上,每一步都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阅兵仪式结束后,董良马不停蹄地组织次大陆战区的主将开会,其中也包括海军的将领。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战争局势的关切和对未来任务的责任。
林岳主持会议,他率先站起来,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介绍战区陆军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元首,我战区陆军目前主要部署在三个位置,第三军以团为单位驻扎在以加尔各答为核心的东部各城市。他们就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这片土地上,维护着当地的秩序和稳定。第十六军部署在西部地区,他们肩负着守卫西部边境的重任,时刻警惕着外部的威胁。第二军驻扎在锡兰岛,这里地理位置重要,是华族在印度洋上的重要据点。远征军团正在向本德尔集结,与列城的高原师,北方的爱乌罕人形成对白沙瓦地区的合围……”
林岳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个部署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展示了他作为战区陆军指挥官的卓越才能和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
作战计划虽然是董良之前批准的,但从林岳的口中,他了解到了更加具体的执行情况。
同时,林岳也坦诚地介绍了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留守后方的部队现在正面临着治安战的难题。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叛乱和匪患时有发生。
华族军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前行,缺乏与当地仆从军的合作。
董良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与思考。他深知,在这方面,华族确实没有英国人做得好。英国人在统治次大陆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当地的仆从军,让他们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既节省了自身的兵力和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当地人的矛盾。
董良当即严肃地指出:“林将军,我希望你们战区能够尽快地理清楚当地各邦国、城邦守备军情况。一些新建的邦国,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后再遇到了地方上的叛乱或者匪患,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我们华族军队在当地的驻扎所提供的主要是一种威慑。直接下场,不仅仅增加我们的消耗,还会加重我们与当地人的矛盾。”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一个将领的心上。
他扫了一眼众人,目光坚定而锐利,继续道:“我们的军队不仅仅要会打仗,还要懂政治。”
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将领们心中的疑惑,让他们明白,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政治智慧的博弈。
林岳他们这些将领,在之前的战争中,凭借着勇猛的战斗和出色的指挥,打下了这片土地。
他们觉得,这片土地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那么如果有人再发动叛乱,那就是在公然挑衅护卫军的威严。
同时,他们也认为,要是护卫军无法给那些地方势力提供庇护,那无疑是在打护卫军的脸。基于这样的想法,只要当地的藩属国一请求,林岳就批准出兵。
仅仅是这半年来,护卫军在次大陆执行的军事行动就有数百次。这让那些镇守后方的部队苦不堪言,他们在频繁的治安战中疲惫不堪,兵力和资源都遭受了巨大的消耗。
这个时候,大块头袁卫站了起来,他身材魁梧,声音低沉却充满了责任感。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元首,有些新成立的邦国,其实非常小,可能不到咱们华族一个县大,要是我们出兵晚了,那些叛乱分子可能就已经将当地给控制了,要是那样该如何是好?”
袁卫所在的第三军是治安战的受害者,但他依然非常尽责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深知,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华族扶持的势力倒下,要是那样的话,以后谁还敢相信华族的承诺和保护呢?
董良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一点,扶桑总督区做的不错,他们让几个临近的藩属国组成互保区,一旦一个藩属国出现问题,周边的几个藩属国都有义务出兵帮助。”
这个答案,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众人心中的困惑之门。
次大陆战区刚刚结束战争,这些军官们确实没有想那么多,又或者是他们原本就将这些当地军队给忽视了。
在之前的战争中,这些当地势力,基本上也就能够凑凑人数,又或者被当成炮灰、苦力,在战场上发挥着微不足道的作用。战区完全没有将这些地方军队看在眼中,然而现在想来,是他们的思路走偏了。
解决了治安战的问题后,董良又将会议重点转移到了白沙瓦地区。
他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语气也更加沉稳:“诸位,我和总参的意见是尽量和平解决白沙瓦地区的问题。英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在战争的消耗下,实力大不如前。我们接下来会派遣外交官与对方接触,在可接受的前提下,同意他们的投降。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战区能够给予对方足够的压力。”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许树的身上。许树的远征军团人数最多,且是目前派往前线的主力。“许树,你们可以适当向前推进一些。”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许树的信任,也有对远征军团的期望。
紧接着,他又看向郭有道:“郭司令,大战已经结束,你这次可以跟我一起回去了,接下来由第一舰队和第三舰队轮流在波斯湾一线布防,条件合适,海军也可以到东非海岸转一转。红海那边,你们也要给奥斯曼帝国一些压力。海军陆战队现在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
董良的每一个决策,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在陆、海、外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布局。
“总之,要给白沙瓦的大英军队营造一种孤立无援的境遇,逼迫他们早日投降。”他的话语,如同战争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个将领为了实现和平解决白沙瓦地区问题的目标而努力。
在次大陆的这片土地上,华族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董良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这片土地的未来走向。
从经济上的招商引资,到军事上的战略布局,再到政治上的思考与调整,华族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行。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努力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和影响力,为华族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华族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必将在次大陆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67701/67701475/110092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