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回 宁锦之战(七)
事已至此,皇太极只能等着增援锦州的明军。
想通过围点打援的战术,取得这场宁锦之战的胜利。
然而,皇太极漏算了一件事。
那就是明军的野战水平。
事实上,锦州被围事,袁崇焕立刻调满桂率前屯卫明军一万进入宁远。
然后,袁崇焕与众将商议驰援锦州。
众将认为,如果驰援锦州,必须要把关外明军全部集结起来,还要传信给盖州的杨承应,率主力牵制后金军的代善等部。
否则,根本无力和后金军在锦州城下决战。
就算是如此,还有两个结果。
打赢,自然是皆大欢喜。
一旦打输了,以前的成果都将付之一炬。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学习金州镇的杨总兵。”
袁崇焕说着来到地图前面,用手指着地图,说道:“诸位请看,锦州一带地形非常开阔,特别适合我们用小股袭扰的办法,迟滞敌人的攻城。”
“这个法子虽好,但杨总兵能用,我们却未必能用。”
对金州军稍微熟悉的满桂道:“杨总兵派出去的部队都是训练多时,专门从事山地作战的部队,或者是训练有素的骑兵。
另外,他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报功也非常的多样,如先登,斩将夺旗,殿后,受伤等等都可以根据军功大小拿到相应的赏银。
他财大气粗,我们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个程度。
再者,袁巡抚取消了首级报功,而以退敌为报功标准。小股袭扰显然达不到,这会让士兵产生偷懒的思想。”
众将纷纷点头,都认为满桂的话非常有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满桂没说。
那就是这二百人的袭扰部队必须是精锐,万一遭到敌人的歼灭,长此以往明军是禁不起消耗的。
可要是派一般士兵去,那和没派也没啥两样。
袁崇焕思虑再三,只得先让满桂接管宁远的城防,让此前镇守宁远的何可纲,以及尤世禄,各带一个太监和两千人马,开赴锦州。
“如果遇到建虏出动大队人马截击,那么就撤回宁远。”
袁崇焕强调道:“如果没有出动,就不断袭扰建虏。”
之所以让两人各带一个太监,则是袁崇焕的小心思。
谁敢让太监战死啊,只能袭扰而不是头脑一热把手中的四千精锐送出去。
为了让自己的袭扰像那么一回事,袁崇焕写了一封信交给手下,让他带去锦州。
而这封信,就是被皇太极截住的那封信。
袁崇焕并非存心暴露自己的军队即将开赴锦州的消息,而是利用这封信让皇太极感到紧张,进而放缓对锦州的围攻。
只要皇太极派兵截击,何可纲和尤世禄怕太监出事,立刻率军撤退。
说白了,就是变相的在拖延时间。
野战打不过的情况下,看谁的粮草耗得起。
只是,袁崇焕没有想到,真有蒙古人恰好路过坐实了此事,让皇太极白忙活一场。
正月十五,深夜。
尤世禄和何可纲率四千精锐抵达笊篱山,竟然直接撞上了一股后金军。
离谱的是,这股后金军也不是皇太极派来侦查宁远明军的部队,却是运粮部队。
原来,后金的粮食压力非常大。
在沈阳到海州卫之间,有一股明军不停袭扰,迫使整个运粮线路不畅,粮食无法及时运到前线。
皇太极迫于压力,只得下令一部分后金军在锦州周边抢劫。
这天往锦州南部活动的,正是阿敏、济尔哈朗和豪格。
豪格带队跟着阿敏和济尔哈朗一路南行,一直走到笊篱山,他忍不住了。
“两位堂叔,再往南走,可就要到宁远城了,咱们总不至于胆大到靠这点人马去打宁远城吧?”
豪格说着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抬头看看夜色,摇头道:“大伙累了一天,现在是人困马乏,是不是撤回去。”
月光下,阿敏的脸上笑嘻嘻,在豪格看来充满古怪:“阿敏堂叔,难道侄儿说的不对吗?”
“豪格,如果宁远城是杨承应那小子的兵马镇守,老子还怕他们三分。”
阿敏一如既往地猖狂,“现在守城的明军,离开了城池就是废柴,压根不怕。”
济尔哈朗苦笑道:“我们只要不靠太近,就没大问题。锦州一带没啥东西,只有去宁远一带碰碰运气。”
顿了顿,济尔哈朗认真道:“要是不获得一些粮食,我们恐怕要撑不下去。”
“要我说啊,还是撤军为妙。”
阿敏口无遮拦,“大汗非不肯,迟早要吃大亏。”
“兄长,说这些做什么?”济尔哈朗皱眉道。
这些牢骚话不该说,何况豪格还在身边。
正聊着,忽然得到探马来报,前方有数量不明的明军入驻。
这股明军,正是何可纲和尤世禄率领的四千精锐。
笊篱山在哪里?
在宁远城外三十公里处,就一天行军就能抵达。
无论是明军,还是搜刮粮草的阿敏都蒙了。
眼看明军在摆开阵势,阿敏特有的战场嗅觉起了作用。
“我们手下仅三百精骑,明军要是来了大队援军,我们必定吃亏。”
阿敏沉着冷静地说道:“趁着敌人不知道我们的人数,我们赶紧率军冲锋,把他们吓唬住就立刻撤军。”
在来之前,他们不知道蒙古人廓尔格的事情,只知道明军可能增援锦州,误以为来了不少人。
阿敏就算再猖狂,也不到靠三百骑兵打垮几万明军的程度。
于是,三人在凌晨时分率先向还在结阵的明军发起冲锋。
四千精锐明军,并非都是骑兵,而是马步混合。
看到后金军骑兵冲锋,何可纲和尤世禄因为知道信的存在,他们误认为是敌人的先头部队,于是选择暂时撤退。
阿敏和济尔哈朗也是沙场宿将,一看明军后撤,各自心领神会,也不需要传令提醒直接来了个迂回。
但不是从南北两侧夹击明军,而是画了条弧线就直接撤回来。
在不明内情的人看来,这就是骑兵冲锋发现没处下手后,一个正常的撤退行动。
偏偏他们之间有一个愣头青,没有领会阿敏出击前的交代,居然带着麾下八十余骑兵一头扎进明军的军阵。
阿敏和济尔哈朗撤离后,两军汇合。
兄弟俩先是一阵欣喜,觉得可以撤军了。
然后,哥俩同时愣住了。
糙,豪格呢!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57731/57731541/845012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