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九回 辽人守辽土

第九回 辽人守辽土


后金将辽阳城团团围困已经月余。

        袁应泰作为主帅,自然要巡视城内,稳住城内逐渐浮躁的气氛。

        杨承应也陪同在侧。

        途中,袁应泰心血来潮问起沈阳城破的事。

        杨承应根据历史记载,详细说了一遍。

        袁应泰不无感慨的说道:“都怪本官听信贺总兵之言,导致沈阳被轻易攻破。”

        杨承应道:“经略大人,贺总兵中了诱敌之计,出城战死,与大人无关。另外,贺总兵其实也是出于一番好心,办了坏事。”

        “哦?”

        “天灾连连,人们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夷丁相比于军户,比较擅长骑马射箭。花销又低。只是管理不严,导致出现问题。”

        “说起这件事,不禁让本官想起了熊经略。他在辽东时说过‘辽人不可信’,如今看来有些道理。毕竟高淮……哎……对辽东损坏太大。”

        “熊经略那样说其实是有原因的。”

        “你可细细道来。”

        杨承应便详细说了一遍。

        自杨镐兵败萨尔浒后,为了尽量保存辽东的火种,他不得已在上报朝廷的塘报中把责任向已死的杜松和马林倾斜,保住活着的这些人。

        如此一来,支援辽东的西军大为不满。

        辽东军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熊廷弼不得不依仗援辽的西军,于是说出了那句话。

        事实上,熊廷弼在经略任上没少招抚辽东百姓,只是所托非人,一直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最后,杨承应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却不得不重新起用辽人,让辽人守辽土。”

        “如今局势比先前更加糜烂,却还起用辽人?”袁应泰大惑不解。

        “西军损失惨重,再也不愿意来辽东。就算来了一批精锐,也有人着急回去。浑河之战,正是由于石柱、酉阳等土司兵急着想立功,得胜后返乡,逼着周敦吉等人向陈总兵请战。”

        后面的结果,杨承应不用细说,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些精锐白白送了性命。

        袁应泰想到一件事,便道:“熊经略的确派人招抚辽东百姓,却收效甚微。这次守城成功,本官只怕是重蹈熊经略的覆辙。就算不被撤职,也难以完成招抚辽东百姓的事。”

        “熊经略用的方法不对,只单纯以为靠钱粮就能招抚,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走下去。与辽东兵士、百姓在一起,激发他们守土抗敌的意志,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恢复生产。”

        杨承应说到这个的时候,眼里故意先是一亮,继而暗淡下来。

        已经被杨承应的学识折服的袁应泰,全都看在眼里,笑道:“等到奴酋兵退之后,我保老弟步步高升。”

        “多谢袁经略。”杨承应当即叩拜谢恩。

        他的心里其实不以为然。

        守住辽阳是第一步,目的是为自己南下辽南创造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才不要去辽西之地,只会受些夹板气。

        两人正聊着,有负责望哨的士卒来报,说奴酋派兵在城外挖壕沟。

        袁应泰和杨承应立刻登高而望。

        “奴酋这是想干什么?”袁应泰疑惑不解。

        按照他的想法,奴酋麾下大军攻城开始出工不出力,很明显有退却的意思,然而过了几日竟开始挖壕沟,摆明了是打算长期围困。

        这和前些日子的行为相比,有明显的变化。

        “该不会是想把我们长期围困吧?”

        袁应泰进一步猜测。

        “这事不难弄清楚,只需要看做饭时候的炊烟,就能大致弄清楚对方的意图。”

        杨承应胸有成竹。

        听了这话,袁应泰第一个反应是想起孙膑的“减灶之计”,心里疑惑不定。

        一天的时间,城外也挖了三道壕沟。

        晚饭时间,城外的炊烟明显比之前少了不少。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的是后金的减灶之计?”

        袁应泰紧张地说道。

        明军野战能力不及后金,这是一大软肋。

        这导致战争的主动权,实际上一直握在后金的手里。

        杨承应道:“我这里有上中下三策,上策继续固守,就算是后金打下锦州。没有辽阳作为依托,后金也必须退回来。”

        “中策是派一支骑兵,趁夜偷袭后金的大帐,打败后金就走。”

        “下策就是把大军拉出城外,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这效法前人的上中下三策,听起来似乎上策最稳妥。

        但是辽东经略负责辽东的所有城池得失,真要是被努尔哈赤打到了锦州,那就等着蹲诏狱吧。

        下策看似最急躁,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后金大军经过长达一月的围困,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时把兵马拉出城,依托城墙上的火器,后金占不到一丁点便宜。

        更可以通过这样的调动,探明后金的真实意图。

        中策看似最稳,问题也大。

        万一城外的是后金最精锐的巴牙喇护军,那明军去多了被牵制,去少了被冲散。

        杨承应估计,以袁应泰的性格会选择中策。

        袁应泰果然选择了它。

        “谁领兵出城?”袁应泰问。

        明军诸将面面相觑,都不敢应声。

        壕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限制兵马的机动性。

        万一大军出城,被后金包围,想逃就难了。

        这时,杨承应出列。

        “既然主意是我提出来的,就把这件事交给在下吧。我想就算不能打出敌人的意图,也能挫他们的锐气。”

        “好,我调拨给你三千精兵,你带领出城作战。”

        袁应泰也很大方。

        “得令。”

        杨承应接到军令,随即下去准备。

        这时,罗三杰跟了上来。

        “怎么?你要跟我一起去送死?”杨承应调侃他。

        “这话说的,我是纯粹出于对你的关心。”

        “你有什么主意?”

        “我觉得你还是别出城了,外面非常的危险。万一你遇到不测,肯定要被后金五马分尸。”

        “放心吧,我出不了事。”

        “真的?”

        “骗你干什么。”

        “呵呵,那我就等着听你的喜讯。”

        “没问题。”

        送别了“猫哭耗子假慈悲”的罗三杰,杨承应前往兵营整备,准备半夜偷袭后金。

        根据杨承应的估计,后金大军此时应该还没有走远,偷袭之后,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军中。

        如果对方真打算用钓鱼战术,则自己立刻脱钩回城。

        如果是去攻打附近的边堡,则自己或打或退,全都见机行事。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57731/57731541/570739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