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娘亲,您看看这些口脂颜色怎么样?”
隔天一早,刚吃完早食,江听云赶忙献宝似的拿出做好的口脂,一盒盒放置在桌子上,再一盒盒打开。
随着口脂盒慢慢打开,里面的颜色露了出来,江母眼里是掩盖不住的惊喜。
“怎么有这么多颜色?”江母惊讶地说道。
江母虽然之前在阳城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也去逛过几次胭脂铺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颜色。
即便到了水安村十多年,每年进城的时候偶尔也会去铺子里看看,城里的铺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颜色。
这时候的口脂主要是用朱砂、牛髓、牛脂制作的,粉质明显,味道也有些难闻。
江母勤俭惯了,尤其是一家人搬回水安村之后,更是不舍得买这些口脂,倒是每年生辰的时候,江父会从城里给她带一盒回来。
面对江家人的疑惑,江听云细细跟他们解释了这个口脂的制作过程。
听到江听云说是用杏仁油、小叶紫芙、洛水锦葵制成的,这才放下心来。
江听云看了看江母,因为常年劳作,皮肤有些黑,江听云便拿起其中的介于赭色与檀色之间的口脂,对江母说道:“娘亲,您试试这个颜色。”
江母起初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抵不住女儿一声声央求,终是败下阵来,任由女儿折腾。
江母坐在椅子上,微微仰起头,江听云先用手指在口脂上打转,待口脂软化之后,涂到江母的嘴唇上,一点点慢慢晕开。
加入了杏仁油的口脂,更加细腻滋润,江听云挑选出来的这个颜色更加适合江母,涂上之后不仅更显气色,还有些许显白。
涂上之后,江父有些呆愣地看着江母,觉得江母仿佛回到了还未到水安村的时候,那时候江母还不用做这些粗糙的农活,也不用整日在田地里,皮肤白皙嫩滑,俨然算是个美人。
江父想着江母这些年间跟自己吃过的苦,不由得有些湿润了眼眶。
江景明却是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自己的娘亲变得好看了,令他感到惊喜。
“怎么样?”江母看不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家人呆愣的模样,让她有些拘谨地开口问道。
“很好看!”在江母的提问中,江父回过神来,夸奖道。
“娘亲本来就好看,涂上之后更好看了。”江听云跟着夸奖道。
江景明也跟着夸奖,只是看着桌子上这五盒颜色没什么区别的口脂,他有些疑惑道:“妹妹怎么做了这么多盒口脂,看着颜色并无太大区别。”
原来直男是不分世界、不分年龄的。
江听云心里暗暗吐槽道。
江母其实也不大懂为什么女儿将口脂制作出了这么多颜色,这个时候的胭脂铺子里口脂也都以红色为主,只是因着加入朱砂的多少,有着深浅之分。
见江母也投来了疑惑的目光,江听云解释道:“别看这些颜色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涂到唇上效果可是不一样的。”
说着,她伸出手,将衣袖往上一卷,各个颜色分别取了一些,涂在手臂上,展示给江景明看看。
“哥哥,你看。不同颜色涂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江听云细细给江景明解释道,“这两个相近的颜色,一个能显得皮肤白皙些,另一个却不行。”
江景明皱着眉头,显然是没听懂。
江母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眼前一亮。
江听云说的这些她都理解了,不由得觉得惊喜:“不同颜色的口脂可以给不同的人使用,效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城里的胭脂铺子可没有这么多颜色,那些口脂涂上也没有在这般滋润。”江母虽然对口脂了解不多,但是江父给她买过的口脂,颜色单一,涂上嘴后反而使嘴吧更干燥。
这点区别她还是能感受出来。
江父对口脂了解也不深,在一旁听着江听云跟江母聊着这几种颜色的区别。
“爹爹下次进城的时候能带我一起吗?”江听云感觉自己差不多说服了江母,这才对江父说道。
“云儿想要去城里卖这些口脂?”江父一下戳穿了她的想法。
“对。爹爹到时候带上我一起去吧。”江听云央求道。
“进城的路远着呢,你可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江父没有拒绝她,只是担心她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江听云略一思索,江父带着江景明进城的时候在路上约莫花了两个时辰,江听云虽然没有连续走过这么远的路,但是想到江景明也是六七岁的时候便跟江父一块进城。
“哥哥也是六七岁的年纪跟着爹爹一块进城,我也可以走那么远的路的。”江听云说道。
“你可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要不还是算了吧,等明年爹爹再带你去。”江父劝道。
这怎么能行,江听云知道今年家里正在筹钱。
“爹爹,您就带我去一次吧。”江听云从椅子上下来,跑到江父身边,拉着江父的袖子撒娇,“爹爹,我不比哥哥差的。若是我半路走不动了,以后我肯定不缠着您!”
江父拿她没有办法,本来带着江景明进城就是想要让他了解一下城里是什么样子的。
现下江景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江父便不准备带他进城,想到江听云最小就听话懂事,想来路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便答应了下来。
水安村的村民大多每月初五的时候一同进城,那时候正好是赶集的时候,大家都带着自家的东西到集市上做着交易。
现在距离下个月初五还有十天,江听云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口脂。
只是这口脂盒子是个问题。
胭脂铺子的口脂均是装在宽口小陶瓷盒里,她要弄口脂,少不得需要大量的口脂盒。
村里有一个闲置下来的柴火窑,不过自很多年前那户人家进城之后,这个柴火窑便就这样闲置下来了。
江听云曾跟着江景明、高磊一块去看过这个柴火窑,大概三米高,两米宽,三米深,顶上半圆。中间有个大概一米多高的圆形立柱,将窑分成上下两层,上边为窑室,下边为火塘。
江听云记得以前来这看过的时候还有些已经干掉了的瓷土。
已经干掉的瓷土不能直接加水处理,需要再次将它打碎。江听云看了看闲置了十几年的碾磨坑,上面的锤杵经过风吹雨打,已经被腐蚀得差不多了。
她不禁摇了摇头,人生真是处处充满考验。
江听云将这屋子又转了一圈。
这个柴火窑放在后院,前院照旧当做生活使用。这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石臼,闲间里的舂也尚还保存完好。
江听云拿了几桶水将石臼清洗了一下,费尽力气把干瓷土摔成小块,再一块块捡了放进石臼里。
她拿起木舂捶打,捶打十几下,石臼里面的土块翻动一下,再继续捶打。
反复处理了一上午,这才处理完大概半石臼的量。
接下来几天,江听云空闲的时候就到这里处理干瓷土。
处理完成之后,她将院子里的池子清洗干净,将处理好的泥土倒入池子,抹平,加入大量水,淹没过泥土,将泥土与水充分搅拌,放置沉淀。
静置一天,将水放干。待瓷泥稍干,再将沉淀好的瓷泥反复揉搓,揉搓掉里面的气泡。
将揉搓好的瓷泥制作成泥块,盖上湿布存放一至两天,陈腐过后更加好用。
瓷泥静置跟陈腐的这几天时间,江听云也没闲着,天天拿着柴刀进山砍柴,整整准备了足够燃烧一晚上的柴火才满足。
期间,江听云还用竹子给自己做了几根形状各异“泥塑刀”。
等瓷土陈腐好之后,江听云先将手用水沾湿,取出适量的瓷土,用力拍置在转盘中间,使瓷土与转盘紧密贴合。右手用力转动转盘,轻压瓷土,慢慢调整雏形。
第一个口脂盒的底就这么完成了,盖子却有些麻烦,因为没有模具,盒身和盖子总是对不上。经过反复尝试,第一个口脂盒终于完成了。
每次都这么慢慢调整也不是办法。
江听云思索着,决定将做好的这个口脂盒子拿回家放进灶口,利用烧柴的时候将它简单烧制好。
待这个盒子烧制成型好,江听云再就着这个口脂盒的盒身、盒盖,用瓷土做了个简单的模具。
这样直接将泥土放入其中,用模具压实,成型后再将模具分开,这样口脂盒的尺寸就统一了。
模具之间难免有缝隙,拆模之后,模具接口位置有条形痕迹。
江听云提前准备好的“泥塑刀”就派上了用场,用刮刀的一侧将条痕刮掉,再用平整面将瓷土的表面抹均匀,直到看不出痕迹。
这样又大概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才将需要的口脂盒制作完成。
江听云发现这户人家家里还有些残余的釉水,不知道过了这么长时间有没有坏掉,坏掉了也没有办法。
她抱着碰运气的态度,将釉水搅拌均匀,待成型的口脂盒稍干后,用兔毛刷子均匀的涂在表面。
这才将口脂盒子的处理完成。
江听云趁着江家人都睡着之后,悄悄穿了衣裳出门,到这户人家,将柴火伸入火塘,悄悄升起了窑火。
夜晚的水安村格外安静,只能听见一些细碎的虫鸣。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57695/57695083/9193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