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杀意
羽寒持剑立于上山路口处,挡住秦昊轩的去路,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他面上杀气腾腾,心下却是极乱。
郡主这两日神思倦怠,忧心忡忡。他自小便跟在她身边,隐约能猜出些缘由。可正因为这份了解,却又让他苦不堪言……
又因这份不可言说之苦,让黄羽寒此刻看向秦昊轩的目光颇为不善。
“郡主现下不见客。”
“你连通报都未通报,如何知道她不肯见我?”
昊轩无故被拦,不由得心头火起,语气也冲了起来。
可这话又让羽寒极不顺耳起来。什么叫“通报都未通报”?什么叫“如何知道”?仿佛自己去通报了,郡主便一定会见他一般。
这厮以为他是谁?!
黄羽寒不禁冷笑一声:“我说不见便是不见!”
此话一出,昊轩的火气“腾”地就冲到了头顶。这厮竟然做起灼华的主来?他以为自己是谁?
杀气犹如数条无形的蛇,在二人之间游走。眼神交汇,火光四溅。二人皆动了杀意。
昊轩握剑,抬头向山顶望了望。天色已晚,几点灯火忽明忽暗。山中寂静,只闻虫吟蛙鸣,鼓噪不停,听得人格外心焦。
想着这两日的患得患失肝肠寸断,秦昊轩忽然就委屈起来。像个孩子受委屈后只想找亲近之人寻个安慰一样,他恨不能立时插上双翅飞到山顶去见灼华。唯有见到她,他的心才会不再这般撕扯这般疼。
忽而,他又生出一丝错觉。仿佛她也正在等他,等着他掷地有声地表白,然后她会欢天喜地答应。
他与她之间,此刻只隔着面前的这个男人!
黄羽寒知道自己此刻分明是在犯傻!他僭越了。未经禀报,擅自拦人,这犯了大忌。
可他今日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秦昊轩上山去。不知为何,就这样毫无道理。
他本能地觉察到一丝危险。似乎今日若放秦昊轩过去,他便会永远失去他的郡主。对!他的郡主……
二人心中百转千回,面上杀意渐浓,手中的剑皆蠢蠢欲动,似乎已有了饮血的兴奋。
“住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山路上传来一声娇喝。
随即小伍护送一窈窕少女由远及近款款走来。
“秦公子,”敏毓深福一礼道,“郡主有话,‘并无他言可叙,天黑路远,请公子就此回去。再者,公子莫忘了当日结盟时的约定。’”
此话一出,昊轩当即只觉得一盆凉水兜头浇来,如坠冰窟。来时的一切欢喜期待此刻皆化烟尘,又刹时被狂风吹散。
灼华是在提醒他,别忘了当初之约,她与他终不过只是盟友罢了……
秦昊轩最后到底是转身走了。走得跌跌撞撞,走得失魂落魄……
羽寒看着他的背影,面无表情地收了剑,转身欲走。
“黄羽寒!”
敏毓在他身后叫道。羽寒脚下微顿。
“别忘了你的本分!”
“我自是记得我的本分。”羽寒的声音不辨喜怒,“以性命保护郡主的安危,以性命完成郡主的任务。”
“不,你错了!”这一刻,敏毓突然变得有几分激越,“你的本分是,以郡主马首是瞻!一切听命于郡主行事,决无半分违抗,更无半分僭越!”
羽寒没有回答,只是停在原地顿了半晌,随即大步离去。
敏毓抬头望了望头上的星空。今夜繁星灿烂,却不知为何这星空似总染着那么几分悲凉。
……
大齐的京城共有九座城门,每日寅时五刻准时开启。届时形形色色的人物一齐涌入这天下第一等的锦绣富贵之地。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秦昊轩前一日被羽寒拦于山下,失魂落魄地回去,不知是死是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栖霞山上便飞马奔下三个头戴斗笠的少年。为首的那个身形纤细,头上的斗笠压得极低。虽看不清面目,却身姿如松,隐隐带着几分出尘之气。
三人行色匆匆,马不停蹄地朝京城方向扬尘而去……
只是这三人皆未注意,小路旁的草丛中竟伏着一人。此时那人盯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挑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来。
京中,卯时。
城西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内,灼华从一张厚实的书案上抬起头,轻轻搁下手中的笔,然后慎重地将刚刚写的字递给坐在对面的黄逸。
屋内此时极静,黄逸捧字皱眉,仔细对比着手边的另一道文书。
灼华不禁紧张起来,盯着黄逸的脸,不放过任何细微的表情,似一个等着先生批考的稚子。
终于,黄逸抬头冲灼华温和一笑:“恭喜郡主,此字已成。我竟找不出半分破绽!”
听闻此言,灼华方才长舒一口气,露出笑容:“如此便好。这几日,写了无数篇,每每皆有这样那样的破绽。今日这篇总算过关,也不枉费师父这几日劳心教导。”
“我劳得什么心?这几日倒是你,日日于山上、京城两处奔波,着实辛苦。”
黄逸说着看向灼华,恍然间似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目光便忍不住愈发慈和起来。
“我本说由我上山去就是。只住在半山腰羽寒他们那儿。既扰不了佛门清净,也碍不了男女大防。便是……便是她不想见我……我也大可避于屋中不出……何苦竟还让你来回奔波,如此辛苦?”
“您这腿疾愈发严重了,还是少奔波劳累才好。况且山上阴潮,总是有碍的。
“不过,师父,您和三姑总这样绷着也不是回事呀。”
灼华忍不住替黄逸叹气:“谁说三姑不想见您了?她是每每见您避着她,被伤了心。
“再加上这次毕竟是掩人耳目行事,进京人数不宜过多。她这才决定留在山上,只着羽寒和敏毓护送我来。师父……”
说着灼华向前探了探身子:“您到底要和三姑闹到什么时候?世人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贫嘴!”灼华话未说完,便接了黄逸一个毫无威慑力的眼刀。“大人的事,小孩子莫管。”
灼华抿嘴笑了笑,靥上的梨涡凭添了几分俏皮。黄逸见她这样颇为无奈,想了想问道:
“怎么就急着要写这个了?这两日不正是曹陆一案发力吗?我还道怎么也得等这事尘埃落定后才行此计呢。”
黄逸此话出口,灼华的脸上的笑容便是一僵。随后她垂眸拿起桌上的墨条研了起来,淡笑道:
“不过是想快点把人情还上。人家帮你那么多,你却不回礼,总是说不过去的。时间久了,这人情越集越多,便越发不好还了。”
这话说的是当初与秦昊轩结盟之时,灼华曾承诺会给他一个比王致身上暖玉更好之物,以助靖王世子回西北后站稳脚跟。
现下秦昊轩已帮她数次,这东西自然是要赶紧准备起来,否则……
灼华想到此前种种,不由得心乱如麻,手上研的墨便一时没了章法。
黄逸见她如此,心中叹了口气,不禁为羽寒添了几分忧心。却到底没说什么,面上只做不知。开口隐晦提醒道:
“仿字不仅要仿一个人的字形,更要仿他的字神。我之所以不敢写这副字,皆是因为无论心胸气度还是富贵气韵皆与被仿者相差甚远。
“犹其……为师到底经过一些悲苦,难免会带出愤世嫉俗之态来。又并非出身锦绣之家,总缺些风流雍容之气。
“但你却不同,自小长于天子之家,自有一股从容不凡的气度。小小年纪虽经大悲,却不浮不躁。这又是极为难得,为师也自愧不如。
“故才让你来执笔。只盼你写之前,平心静气,一气呵成,切莫犹豫,也万不能中断,否则前功尽弃。我们只有此一次机会!你可知道?”
“华儿知道。”灼华点头,随即闭目静心。片刻,她忽地睁开眼睛,此时眼中一片清明,无悲无喜,无怒无忧。
“师父可以了。”
黄逸微微一笑,伸手从桌子的暗格中取出一道华彩卷轴来,慎重地捧于桌上。轻轻展开,内里却是一片空白,直至最后,忽地露出一枚鲜红的大印来。仔细去看,竟发现,那哪是什么普通的大印,分明盖得是一枚传国玉玺!
这竟是灼华的外祖父建元皇帝生前所用的圣旨!
当初建元皇帝驾崩,镇国公主为扶大弟令楚也便是先雍和皇帝登基,用雷霆手段压下二弟令韩。
后令韩被封靖王,远去西北封地。
令楚与令韩本为一奶同胞,皆为贤妃所出。只因令楚自小养于齐皇后膝下,与嫡公主镇国自幼姐弟感情甚笃,故夺嫡时占尽先机。
令韩也便是如今的靖王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万分不甘。
因此,灼华如今便要利用这份不甘,也要给他这份不甘送上一份大大的助力。
外祖父建元皇帝能传位于雍和皇帝,那为何不能加道圣旨,效仿上古先贤,兄终弟及!
便是近几朝的帝王也多有兄弟相继的。想必这道圣旨一出,定能成为靖王世子回西北后的立足基石,也会让灼华等人日后所行之事更加便利。
是的,这道圣旨不仅仅是用来还秦昊轩一个人情,它还是灼华计划的一部分。便是没有秦昊轩,灼华也会想办法将它送到西北靖王的手中。
只是如今有了昊轩,她不过做个顺水人情,将这圣旨献上。可对秦昊轩,灼华的心里终究还是藏了丝愧疚……
墨是建元帝当年常用的松烟古墨,笔是宫中御制狼毫,一切皆郑重其事,不敢有一丝差错。
灼华酟饱了笔,缓缓落下……她的仿字能力已在黄逸之上,不过是一道兄终弟及的召书,寥寥数字,却耗精费神。师徒四二人额上皆见了汗。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终是一挥而就。
稍稍晾了一会儿,黄逸小心翼翼地拿过这道刚刚完成的“圣旨”仔细看了半天,不由得笑着点了点头。
这道空白圣旨是当年他从平城突围去京求援时公主给他的,连同一起的还有郡主那道先帝赐婚圣旨。
他不知道公主当年留下这道盖了玉玺的空白圣旨究竟是何用意,是否曾有那么一丝对先雍和帝的不信任。
如今斯人已去,他也不想多做揣摩,唯有想尽办法利用一切可用之物来保她的后人平安!
黄逸看了又看,最终满意地将圣旨小心平摊于大案之上。这墨迹还得做旧,此处便需要他来了。
他抬头看了看灼华的脸色,心中一叹,语气不由得又柔和了几分:
“郡主也知这道假圣旨将来能为咱们挡住多少麻烦,是咱们以后行事的屏障。且这不是祸乱朝纲,这是自保。即使长公主于天上看见,也会赞同的。”
灼华垂下眼帘点了点头正欲说话,不想忽听外面羽寒和敏毓一起高呼道:“何人?”随后一阵嘈杂。
黄逸一听,当即一拍桌子隐秘处的机关,只见那放了圣旨的桌面迅速下沉,随即不知从大案的什么地方“哗”地又弹出另一张案面,上面铺满了厚厚的账本。
与此同时,房门突然被人一脚从外面踹开。一队大内侍卫呼啦啦冲了进来。
随后,皇帝秦昊元和皇后王绮然竟一起走了进来……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57486/57486510/59786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