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水月
(二)乾隆:你一路上走了几天?~李卫:臣 马不停蹄走了十五天。~乾隆:朕用六百里加急传你,你慢慢悠悠地走了十五天,像话吗。~李卫:旨意说让臣带着家眷,这老弱妇孺走不快啊。~乾隆:一路上游山逛水的,日子舒服啊。~李卫:不敢。~乾隆:李卫。~李卫:臣在。~乾隆:朕…朕…你知道朕为什么让你进京吗?~李卫:皇上天机独断,臣不敢胡猜乱想。~乾隆:朕…你就不想问问朕近来是否安好?~李卫:哦,皇上近来是否安好? 呵呵皇上气色看起来不错。~乾隆:你…你回去听候发落吧。~李卫:臣告退 (三)李卫:臣恭请圣安>(太监公公欲上前扶起李卫)乾隆:让他跪着,他有的是劲儿。(看了一两个折子见李卫没说话)哼,你倒沉得住气啊>李卫:主子在忙啊>乾隆:你是无债一身轻了是吗?>李卫:臣家里的事也不少啊>乾隆:抖落得干净,来个全身而退,回家种地去了,是吗?(见李卫不说话一拍桌子)说话啊>李卫(吓了一大跳):臣 无限感戴>乾隆:我倒不用你感戴,你不愚弄朕,不把朕当个大头来耍,朕已经是太知足了>李卫:这是哪儿的话>乾隆:把自己捆在小屋子里头还蒙上头,除了一天三顿有口饭,其他的一概不知,你这戏演得不错啊> 李卫:臣…>乾隆: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多亏有那么一两个把不牢的,不小心说漏了嘴,要不然,你还真把朕蒙过去了>李卫:皇上,真把臣说糊涂了>乾隆:糊涂?你要是糊涂,天下的明白人,就只能去摆摊卖茶叶蛋了,我看这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有你一把手吧,李卫啊李卫,朕怎么就小看了你呀>李卫:皇上让臣出汗了,大水漫不过鸭子,皇上是天下第一聪明人,臣就是想要聪明,也不敢在皇上面前抖落啊>乾隆:不容易啊,居然还知道怎么颂圣>李卫:这是臣心窝里的话啊>乾隆:你知道欺君是什么罪过吗,哼,你别以为你是我皇啊玛一手用出来的,历事三朝, 有那么一点儿狗屁功劳,朕就舍不得杀你>李卫:皇上…>乾隆:你不是要种地吗,乌里雅苏台、宁古塔、伊犁那些地方有的是地,铁链子栓着你,你去种啊,种不出个千里稻花香来,就把你那老骨头埋在那里>李卫:皇皇上,臣有时候是爱耍点小聪明,可是臣从来没有把皇上往坏地方引啊,老天爷作证啊>乾隆:怎么,我还得叫你一声师傅?>李卫:不不不不…我没这个意思>乾隆:别的我先不问你,查家的人下落何在?>李卫:他们走了>乾隆:去哪儿了?>李卫:这东南西北的>乾隆:还想满嘴跑舌头?>李卫:不,臣…臣是说,她们…她们怕乱,找个清静地方去了 乾隆:是不是出家了?>李卫:出家了?谁出家了?>乾隆:还想再编出点什么故事?>李卫:您是说那个查老夫人哪?>乾隆(怒):来人,给我拉出去,结结实实给我打四十大板>李卫:别别别…皇上,别介啊>乾隆:想起来了吗?>李卫:你是说那个丫头啊?>乾隆:看来你全都知道啊,她真的出家了吗?>李卫:差不多吧>乾隆:是在宝应寺吗?>李卫:这,宝应寺,这名字听着耳熟啊>乾隆:好吧,你去,不管是哪个寺,哪个庵,把她的下落给朕查清楚,前前后后的事都给我回明白了,你的罪名先寄放在这儿,听着,差事办好了,我可以从轻发落,你要是再敢耍 (四)李卫:臣李卫…>乾隆:算了,不用那么多规矩了,这水一凉鱼都不爱动了,你那老胳膊老腿的,要是真折了断了,朕还怎么使唤你啊>李卫:臣的胳膊腿儿,没那么娇嫩>乾隆:朕知道,朕比你年轻,吃的补的也比你强些,可是真耍起来,朕还常常逊你一筹呢是不是?>李卫:哪儿的话,主子就是主子>乾隆:还不错,还知道主子就是主子,准备回家种地了?>李卫:是,有几亩地再不侍弄就得撂荒了>乾隆:看来对你李卫来说,侍弄地比侍奉主子要来得更快活一些,是不是?>李卫:哪儿的话,主子就是主子>乾隆:平常满嘴都是说词,滴水不漏的,今天怎么翻 来覆去就这两句话啊,撤了差事,是不是挺高兴的?>李卫:这,撤不撤都是皇上的恩典。>乾隆:本来你的罪名是寄放在朕这里的,朕现在没再追究,是不是早就算计到了?>李卫:臣…臣没有那么,能掐会算的>乾隆:心中窃喜吧>李卫:这,这是皇上疼我>乾隆:应该说是皇额娘疼朕>李卫:皇上孝顺>乾隆:知不知道我叫你回来干什么>李卫:不知道>乾隆:哼哼,你李卫也有算计不出来的时候>李卫:臣…>乾隆:嗯,你知道孔老夫子叫什么名字吗>李卫:叫,孔老二?>乾隆:胡闹,不可辱没圣人>李卫:臣不懂这些啊>乾隆:好,很好,朕就是要一个不懂孔 孟之道的人,看来皇阿玛还真给朕留下几个可用的人才啊。知道什么是龙珠吗?>李卫:龙珠?那可是稀世珍宝>乾隆:哦?你还真知道>李卫:近来臣的老娘老闹这个>乾隆:那我就可以省些口舌了,(对旁人)拿过来,(对李卫)认识这是什么吗?>李卫:这好像是老和尚用的>乾隆:行啊,还多少知道一点>(李卫嘿嘿笑着。)乾隆:我知道,朝廷的官你是不愿意当了,整天和那些利禄小人打交道,别说你,朕也烦,朕成全你,赏你一个清静的差事干干>李卫:敢问皇上,什么差事啊?>乾隆:听好,朕之所以没有治你的罪,不要以为朕一时手软,你是托了太后的福 知道吗?>李卫:不不知道,臣哪儿会知道那么多啊>乾隆:是啊你当然不知道了,太后对你有恩,对朕那就更是其恩无量了,朕要尽一份孝心,你嘛,也要尽一点力,也算是朕赏你一分人心,(见李卫猛瞧着那些袈裟和权杖)看什么,觉得新鲜是不是,宝应寺的塔里原来有一颗龙珠,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是空的,太后听到以后,心悬不下>李卫:是不是太后也往庙里扔了冤枉钱了?>乾隆:那叫布施>李卫:对对对,布布施,皇上是不是叫臣去把钱要回来?>乾隆:亏你想得出,再想想>李卫:想想,想想(突然睁大眼)皇上,您不是叫臣去修行吧?>乾隆:李卫就是李 (五)李卫:臣 恭请圣安>乾隆:看个座吧>李卫:谢皇上>乾隆:咱们的大护法,现在得养精蓄锐好去云游天下,(见李卫不说话)怎么?连说句话的力气都要留着>李卫:臣听皇上的>乾隆:你要去的地方真不少啊>李卫:是>乾隆:我看看,青城峨嵋,普陀雁荡,黄山庐山,朕再给你加几个怎么样,比如少林寺?>李卫:倒还真有人提到过>乾隆:都是些不错的名盛古刹,连朕都眼馋啊,你这一圈走下来,要走不少路吧>李卫:工夫不负有心人啊>乾隆:这倒是实话,你这一点功夫全用在这上头了,第一站是四川?>李卫:是>乾隆:四川好啊,天府之国,山川风 物不说,好吃的东西就不少,吃过川菜吗?>李卫:吃过,东坡肘子>乾隆:这一圈吃下来玩下来得不少日子,不要说太后了,等见到你找来的龙珠,恐怕朕的胡子都已经白了>李卫:嘿嘿,哪儿的事啊,皇上太后都是万寿无疆>乾隆:哼,万寿无疆?你这是想留出富余的时间好让自己没完没了的玩儿下去是吧?(猛拍一下桌子)李卫,你这是勤于王事吗>李卫:臣 用了力气了>乾隆:李卫啊李卫,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朕没让你辞官也罢,给你个差事你干得不顺心也罢,你直说嘛,朕是不宽厚的人吗?朕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吗?差事你倒是接了,没半个不字,到头来, 朕有上策,你有对策,朕让你寻龙珠,你就来这么一套,谁看到了都会说你李卫不辞劳苦,勤于王事,要不是朕知你甚深,恐怕也被你唬个结实。你倒是说话啊。>李卫:回皇上,那龙珠不像东坡肘子知道哪儿有卖的,臣总得一处一处找啊,就就跟瞎猫碰死耗子差不多>乾隆:朕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有理,道理硬梆梆的,朕都没有办法驳你对不对?>李卫:那就请皇上划个道道儿,臣照着走行不行>乾隆:朕没有那么大本事给你李又芥划道儿,你也甭瞎猫碰死耗子了,你不尽心,有人尽心,告诉你吧,龙牙珠找到了>李卫:啊?>乾隆:这龙珠又叫龙牙珠,克勒阿从西北 迎回了宝物,现在用不着你找了。来啊(两名侍卫上前)你们先去招呼几名侍卫,然后陪我们李大护法去见见克勒阿。(两名护法应声退下)你以为就你本事大吗,离开你这几两棉花,还真的就纺不成纱了是吧?>李卫:臣的本事,很平常的>乾隆:哼,平常的很?我真想让你到唐三藏西天取经的路上去受受罪,克勒阿办了一件漂亮事,太后欢喜,朕的心情也不错,今天你的事就暂不深究了>李卫:谢主子恩典>乾隆:见到克勒阿,好好学学,看看人家是怎么侍奉主子的>李卫:是是>乾隆:好了你先听克勒阿的招呼吧,将龙牙珠平平安安的护送进京>李卫:着> (六)(李卫跪着)乾隆:李卫,听说你也立了大功,怎么,把龙珠给朕迎回来了?你说在你肚子里是吗,你不是说,你要把屎拉进紫禁城里面吗,好嘛,你们都是功臣,都是天大的功臣,侍候起主子来一个比一个精道。朕本来想赏你一个马桶,现在看来真是太委屈你了,这么大的功劳,一个马桶太小气了。朕说了,对有功之臣,朕绝不会吝惜恩典的,这样吧,朕就赏你一座塔,宝应寺里的塔已经重新盖过了,现在已经竣工了,龙珠不是在你肚子里吗,也别拉出来了,那比放在一个什么盒子里更保险些,朕就借你这肉身一用,来啊(两名侍卫上前应到)把咱们的李大护法递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48/48993/26646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