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梦里南国 > 37

37


呼呼……他喘着气,好像刚跑了几千米一样。他想起了大一入学的那个学期,体育老师在盛夏的树荫里说要测试一千米的跑步。那天阳光明媚,人们在跑道上喘着粗气,呼呼的声音回荡在耳边,给人一种脱水到虚脱的感觉。

        现在周喻楠心跳加快,似乎要在几秒之后爆炸。

        他没有说话,只听到手机里传来的一阵低语,如同在做梦时候的梦话,模模糊糊,听不清楚是什么话。

        “你……你是顾清吗?”周喻楠语气都不连贯了。

        “啊?你说……你说什么?半夜打电话过来骚扰啊。”对面挂了电话。

        周喻楠没有在意这些,他还在为刚才的那通电话兴奋着。脸红心跳,活脱脱一个刚谈恋爱的毛头小子。再拨过去的时候,对面已经不接了,嘟……嘟……嘟……又恢复了一直以来的情况,似乎刚才的事没有发生。

        他确定并且坚信不疑,对面一定是顾清,她的熟悉的声音周喻楠没有忘记。

        另一个城市,顾清已经醒过来。刚才接到电话把她吵醒,无处爆发的起床气让她需要一个人释放愤怒。随手拿起电话,随手接通,顺便用她的方式表达不满。

        怒吼完她挂了电话,本来想继续睡,却好像知道了什么。拿起手机,调出通话记录。密密麻麻的未接电话里有一通接听的电话,颜色不同,号码相同,那是周喻楠的手机号码。

        已经睡不着了,夜里周喻楠在往过打,顾清在挂断,这样一通又一通的你接我挂。周喻楠发消息:“我在前往新疆的路上,如果愿意回来,请给我打电话,我会在吉林等你。”

        经历了好几天的列车生活后周喻楠终于到达了终点,下了车有很多的出租车司机在拉客,没有打表,只有一口价的交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辆辆车载着来自各地的人们消失在火车站。

        他要做十路公交,只需要五角就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个开在街道拐角的店铺。从下火车的六点开始等,等到天空微微发亮的时候公交车开动了。从车站往外走,很多人排队挨个上车。他拿着行李坐在角落看着城市的复苏。

        几站后公交车传出声音:“各位乘客你们好,前方到站xx,请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

        xx是那条街整个的名称,店铺在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

        周喻楠敲开卷帘门,后面是睡眼惺忪的叔父。这里和首都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七点相当于早上五点,有的人比较适应本地时间,作息规律有自己特定的一套。

        “来这里,”叔父踩着棉拖鞋,带着周喻楠到了店铺后面的一间侧房,“被褥什么的都给你整理好了,你先补一觉,我也回去睡一觉。有什么事情叫我,我就在隔壁。”叔父指了指旁边。

        “行,叔父你去睡觉吧。”周喻楠说。

        “嗯,等过几个小时再说别的吧,我先过去了。”叔父又踩着棉拖鞋离开。

        诺大的房间里东西倒是齐全,甚至有无线网。周喻楠从包里拿出一些常用的物品和换洗衣物,然后躺在床上。整个身体陷到了褥子里,眯着眼睡着。时差让他的眼睛有了黑眼圈,像是熊猫一样天天挂着。车厢里的床位再舒服也不如家里的床上舒服。他很快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大亮,没有早上那种寒风扑面。中午还是比较温和的,阳光照下来,让人有种慵懒的感觉。

        叔父敲敲门进来,周喻楠坐在床上不知所措,很多年没见,都快忘了这位远房亲戚长什么样子。

        “喻楠,你怎么来这么远的地方啊。”叔父坐下来问他。

        “来解决一些私人事情,顺便旅行放松一下。”他回答。

        “哦,那你先适应一下这里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不懂的问我,你家里已经和我说了,你不用太担心别的,过年我会给你买车票。”

        “哦。”周喻楠回答,气氛好像有点尴尬。

        “这样吧,”叔父说,“你过来看看,我的店里暂时需要人手,你就当打个零工,该给的我会给你。”他站起来招招手。

        其实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活,也就是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杂货,周喻楠就答应下来。

        就这样他又安顿下来。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周喻楠想,“我走过很多城市,在每个城市都会有知心朋友。忘年交也好,同龄人也罢。若是自己落魄,被迫流浪在国内,那无论在何方,都不会受到人们冷漠的眼神。在需要帮忙的时候,一张口,朋友们就会过来帮我,甚至,甚至可以帮我举办和顾清的婚礼。”

        周喻楠想起周衍气的喘气跳脚的样子就很高兴,可是他知道,周衍不会那么沉不住气,最多最多皱一下眉头。

        上海的陈安给他打了电话,大意是我知道你一定会坑我,所以我就没打算送你。那天中午我没去车站,也没去你家,你不用因为放我鸽子兴奋的睡不着,因为我了解你,所以我也放了你的鸽子。

        陈安问他在新疆感觉如何,周喻楠揶揄他:“你来了不就知道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直到夜深人静,挂了电话睡觉。

        有很多东部和中部的学生来新疆读书,无论是否是自己的意愿,他们踏上了这块土地。店铺离一所学校不远,每天学校放学的时候就会有学生进来看看,三三两两,可能会买一块哈萨克斯坦的挂毯,在某时邮寄回家。

        也有一些本地的阿克苏或者是吐鲁番的人会过来,叔父会一点简单的维语,带着手势几个人交流。周喻楠在旁边看着,那些维族人会笑着说:“亚克西。”

        意思是‘好’。

        从早上到晚上他忙来忙去,不知道在忙什么。只要有时间周喻楠就会带着一本书坐在靠马路的落地窗前面的椅子上,借着明亮的阳光读书,倒一杯水,生了根一样坐着。

        有时他会招待一些客人,他会推荐一些东西。廉价而又精美,适合挂在家里的墙上。

        这就是他的充实的一天。

        ;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47/47075/2682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