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甬港鉴宝 四
余大师拿着每个助手手写的答案,面带微笑,扫视了一下全场,也许是一种感觉,王宇觉得余大师在自己身上停留的目光稍稍长了一些,还似乎有些欣赏和赞许的意思。
“各位小友,在进行最终点评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刚才为何会有这个临时鉴定的环节。”余大师微笑开口:
“这次我来甬港,看见在鉴定行业又出现了很多新人,我心里很欣慰。在座的各位也许是师从跟随而来的哪位大师,也或许是还在求学之中的学子,又或者是因为仅仅爱好而踏足这个行业,不管什么原因,佛家讲因果,讲缘分,既然我们大家有缘相聚,作为痴长几岁的老者,我是由衷高兴,为文物鉴定行业的朝气蓬勃和后继有人而高兴。”似乎触动内心,余大师脸色也慢慢带着一丝感怀。
“我是已经快70岁的人,一生没有收过真正的徒弟。虽也在几所学校客串,但那是新派说法,叫教书育人。按照老传统,还是要传帮带才为师徒传承。
故此,我有一想法,就是在这次会议期间,看能否有缘找到一个愿意跟着我学东西的年轻人。这样,我才和胡总临时商议了一下,请胡总帮忙,用三件藏品来对各位进行一个小考核,看是否能找到与我有缘的人。事先没有宣布,我先给大家道个歉”余大师语带诚恳,侃侃而谈。
下面响起了热烈掌声。这得是多大的事情啊,余大师要当场收徒,这在文物古玩界简直就是惊天新闻啊。不论是谁,如果被余大师收为唯一亲传弟子,那将来的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
更何况余大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虚怀若谷,谦谦君子之风更是令大家心仪不已。
王宇虽有点激动,还不至于失态,不过从耳闻到目睹,倒是真的为余大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钦佩不已。
“为了公平起见,刚才我和几位专家一起评定的时候,我没有先宣布助手的名字,而是以编号代表。
共有九位助手参与了刚才的鉴定,经过我们一致评定,8号助手为第一名,3号和6号助手为第二名,其余助手也很优秀,不过我们就不作排名之争了。毕竟古玩鉴赏博大精深,单凭三种物件的鉴定不能以偏概全,更何况,即使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就连我,也有看不准的时候啊”说着,余大师也自嘲的笑了起来。
“3号助手,是我带来的罗志祥,现在华府聚荣斋工作,他鉴定出1号和2号物件,准确无误.6号助手是随津门龙师傅而来的熊其飞小友,他鉴定出1号和3号物件,准确无误。8号助手是随杭城方教授而来的王宇小友,他鉴定出了全部物件,准确无误,我很欣赏。”余大师公布了评定结果。
随着大家的目光一起望向三人,王宇有点蒙了,没有想到,自己的答案居然是第一,一时之间有点不知所措。方主任开心的捅了捅王宇“小子,还不站起来谢谢余大师和各位。”看得出,方主任的开心溢于言表,这个王宇,可真给自己涨脸,鉴宝大会还没有开始,他倒是先给自己拨了个头筹。
王宇定了定心神,站了起来,按照古礼,抱了个拳“感谢余大师抬爱,谢谢各位专家大师关心,王宇岁数还轻,算是刚接触文物鉴定,以后还请大师们多多指点。”态度谦逊有礼,但自有一股脱尘气质。
王宇自己不知道,因为长期礼佛心性,最近龙凤之气洗涤,加上自己本身天性使然,使得王宇虽是现代都市青年,但给人的感觉中已有古韵出尘之感,讲话谦逊有礼中又有一种不卑不亢的风骨,加上挺拔健康的外形,无论谁见了,都得内心叫一声好。
余大师面带慈祥,看了看王宇,又对大家说“王宇小友不但是鉴定准确,而且在书写答案的时候,一手漂亮的硬笔楷书也是让我刮目相看,稍后,我把王宇小友的答案给大家传阅传阅。下面,我们就请王宇小友上台分享一下他对三件物品的鉴定意见。”
掌声响起来,王宇离开座位走上前,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先是向余大师和胡总他们所在的方向鞠了一躬,然后又向各位专家抱拳转向一周以示敬意,方才开口说道
“尊敬的余大师,各位专家老师,胡总,大家好。站在这里,我心里很忐忑,我很年轻,接触文物古玩时间很短很短,今天的鉴定小试获得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谈谈我的鉴定思路,说错了,还请各位老师专家多多指正。”
“因为我抽到的是3号组,那我就从我最先鉴定的圣宋通宝这枚古钱币说起吧。圣宋通宝的来历及珍稀程度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卖弄了。我初观察时也以为这枚古钱币是真的,因为无论从器、形、色、字来看,都是真品无疑。
但是钱币的侧面光泽让我产生了怀疑,如果是一枚保存长达几百年近千年的古币,它的各面磨损肯定是相对均匀的,也就是说正反两面即使是比侧面要光滑些,也是相差有限。
而这枚古钱币的侧面看上去是比较暗淡些,我起初以为是射灯照射下,侧面可能接触光面小,后来转了一圈,也变换了自己的观察角度,发现仍然一样,于是我判断,这枚古钱币是仿造的,但采用翻砂技术重新浇铸时,采用的原件模板,则是一枚真的圣宋通宝的当伍钱。这是我对这枚古钱币的判断,至于价值,在座的各位都是业内专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呵呵。”王宇言简意赅的介绍完,下面鼓起掌来。
王宇暗吐舌头,心想,我可是先知道假的,再去找破绽的。至于价值行情什么的,我确实不清楚,干脆藏拙吧。
余大师开口了“刚才王宇小友的介绍,大家都听到了。其实,大家也许有个误区,觉得佳世公司拿出来的物件,肯定是真品,于是就容易冲着真品的方向去鉴定,主要的精力都在核实来历,弄清年代,明白价值上面去了。
除了刚才王宇小友所说的钱币侧面的疑问,正反两面其实都有一些瑕疵,不过最大的硬伤就是侧面和正反两面的光泽不同。在此,我恭贺所有正确鉴定出这枚钱币的各位助手。请王宇小友继续。”余大师做了手势,请王宇接续。
初战告捷,王宇精神一振,又走到三足小鼎前面,清了清了嗓子,娓娓道来“下面我来说说我对这个三足小鼎的认识,众所周知,鼎这个器皿在商朝以前,还是作为煮食器皿来用,而后逐步取代被成为礼器在使用,成为权势的象征和祭祀用的器物。
此小鼎上面布满锈斑,看似历史遗留,充满古韵。然而,正是这遍布鼎身的锈斑,让我判断这是一尊重新做锈的赝品。根据我的分析,如果是自然长期形成的青铜器锈色,表面的红斑绿锈,以小丘陵状连续分布,浑园的绿铸颗粒的形态恰好能反映出绿色的铸蚀物是从红斑间挤压生长出来的,且是多年作用的结果,其长势就像从树干里长出的蘑菇,呈现占、腐蚀与间隙腐蚀的形态。
而面前的这尊小鼎,虽不是涂色造成,因为没有明显的有毛刷痕迹及毛发遗留,但属于化学催生的锈,看似深坑绿锈,但却有夹杂小气孔且有淡淡气味,故此我初步判断此鼎为复古做锈。
在者,此鼎耳之上的两只小兽形态为龙生九子之一的金猊,古书有云,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由此得知,此小鼎实为香炉是也,通过对小鼎内胆的观察,也证明了此物的确为香炉。
从制式及工艺水准来看,此香炉铸造工艺和古代相比已是较为先进,当属于民国时期产物。本来也算一个不错的文件,偏偏又被良心不足,继续做锈造假,反而毁坏了原来品质。至于价值几何,我不敢妄言,还是请大师们稍后做出评价。”一番言论,有理有据,有自信,懂退让,王宇的表现已是让大家刮目相看,连胡总也是和余大师频频耳语。
“很不错,王宇小友,你如此年轻,已然有此见识,看来背后下的功夫也不少。不必忙着往下介绍,先喝口水,休息一下,我们稍后再说。”余大师看见王宇又走向了古画面前,连忙说道。
刚才余大师已经发话了,要在本次活动中收徒。虽还没有明确,但大家都觉得非王宇莫属了,想来王宇也不会拒绝。
余大师确实也是看王宇是越看越欢喜,小伙子专业素养就不谈了,有根基有基础,差点火候也可以慢慢学习锻炼,但王宇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却是给余大师一个惊喜了。
王宇举止言谈落落大方,眉目之间一团正气,显然是一个方正之人,也即是相面来说,人品绝对。再加上之前看过王宇书写答案时的字,虽是硬笔,想来书法造诣也是不差,要知道,余大师可也是华夏书法家协会的副会长呢,字如其人,从字看人,难怪余大师起了爱才之念,心疼起这个未来徒弟了。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45/45018/24565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