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79 三皇子去哪了? 80 官员联名告皇子
79 三皇子去哪了?
四川成都柏成巷子,混元客栈。
张耆安排了两个雅间,元侃和王世忠住一间,自己和杨启勋住一间。四个人刚在元侃房间里说了会话,连铭就到了。
连铭见过元侃,便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说了:好几个县都有灾民打劫县衙和商户,抢了粮食等吃的就走,吃完了再来,由于他们动辄几百人,当地还真弹压不住。最大的问题是,川陕四路从上到下,早已习以为常,并没有一人真正放在心上。
这还是小事,如今一股神秘的组织正在川中布局,“恒盛镖局”疑点重重,正在四处網络江湖人士,初步估计下边各种人员不下几百人,并且定期组织训练,所作所为十分诡异。
由于自己刚刚进入其内部,还未完全取得他们的信任。所以这只是初步消息。
但以眼前这些反常举动来看,连铭确信他们正在酝酿一场很大的阴谋。
鉴于目前四川的情况,连铭认为元侃出面调查并不安全,建议留在客栈,王世忠贴身保护,张耆和杨崇勋下去暗访即可。
他拿出一只长长的炮仗,交给王世忠,嘱咐说:“如遇到危机,只需点燃。镖行离此不远,我自能看到。”
连铭走后,四人又商议了一番,都认为连铭安排得十分妥当,就按照他的意思进行。
次日早上,张耆和杨崇勋于是分头行动,一人奔一个方向,到乡村去查看。等到下午半晌回来,只剩下王世忠一人,哭丧着脸对他们说:“襄王丢了!”
两人大惊失色,连忙是怎么回事?
王世忠连扇了自己几个嘴巴子:“都怪我,非要去找雷松干啥?把襄王一人留在这里,回来就没了人影!”
原来元侃办差心切,张耆和杨崇勋走后,忽然想起雷松在这里,就让王世忠去找他。
元侃看王世忠有些犹豫,就说:“我自己哪里也不去,就在店里等你们,还能有什么事?”
王世忠想想也是,哪会那么巧出事?自己快去快回就是了。
于是他去见了雷松,雷松哪里会想到在四川遇见王世忠,拉着非让吃酒。盛情难却,王志忠吃好简单吃了几盏,便赶紧回来。前后也三个个时辰的功夫,元侃就不见了。等了半天,也不见踪迹。
张耆问他:“你就没有问下店家和小二?”
“问了,都光摇头,不说话!”王世忠依旧耷拉着脸。
张耆没再说话,转身出门,功夫不大又返回来:“走吧,找川陕四路莫歡莫大人要人去!”
王世忠和杨崇勋一起问:“怎么回事?”
“小二私下告诉我的!王指挥使刚走,巡防营的人就到了。人家看咱几个可疑,早有人报给了巡防营。我给了他二两银子他才肯说!”
两人恍然大悟,当下直奔川陕四路在成都的衙门,王世忠拿着襄王宫的腰牌,点名要找莫歡。
以这几个人的身份,和莫大人级别差得太远,也就是情况紧急,当下也顾不得这些了。
莫歡正和王松等人商议事情,突听门外闹纷纷的,紧接着三个人就闯了进来。
等问明了情况,可把川陕四路这几个官员吓坏了:三皇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丢了,这可怎么向皇上交待?赶紧向下查问,很快就有了结果:元侃此时正在巡防营一名哨总刘真那里。
一行人赶忙一路奔过去,正好碰见刘真准备对元侃用刑。王世忠跑在最前边,上去就把元侃护在身后。
莫歡浑身是汗,落在众人后边,只好急得大喊:“且慢!”
到了跟前,众人大礼请安。元侃惊魂稍定,摆手让大家起来。
那刘真早吓得浑身如同筛糠,众人起身半天,他仍在那儿傻站着。
莫歡狠狠瞪了他一眼:“来人,拉下去仗责二十,再行发落!”
元侃赶紧拦住:“不必了!我看他倒是尽职尽责,干得是分内的事,不曾出格。”
莫歡见元侃如此开通,自己也正好找个台阶下:“襄王替你求情,还不谢过?”
刘真这才清醒过来,赶紧跪倒谢恩。
众人落座,莫歡问刘真:“说说吧,你们是怎么把襄王殿下带来的?”
刘真定了定神,回答:“小人和这家客栈的掌柜的很熟。今日晌午时分,他差人来说店里昨天来了四个精壮之人,十分可疑,两人今日一大早就出去了,只留下一白一黑两人。我就带人去查,屋里却只有一人,我看他相貌不凡,就把他带回来问话,谁知道竟然能是襄王殿下。”
元侃接了话说:“确实如此,刘将军还是十分礼貌的。”
大家这才放了心。
到现在,暗访变成了明查,元侃也只好把万岁差自己前来的意思说了。
莫歡心中暗惊:“按说,我都是几十年的老臣了,这万岁竟然连我都不放心。唉,以后行事可得更加谨慎了。”
但脸上还得陪着笑脸,小心地问:“殿下以为呢?”
元侃就让张耆和杨崇勋就把自己下去探查的事说了一遍,莫歡听了,不以为然:“川中连年战乱,民风彪悍,再加受灾,刁民肆虐,其实就为口吃的,厢军一到,就遁迹深山,难觅踪影。朝廷最大的隐患,无非任秀之流,早已不敢露面,只能苟且偷安,所以并无大碍。”
众官员齐声附和,元侃点头:“就以此向父皇禀报吧。”
大家谢过元侃,看看已到晚饭时候,就在府衙摆下酒席,开怀畅饮。
席罢,元侃坚持还住在客栈,莫歡就令刘真带了二百名军校,在客栈周围轮班守卫。
次日上午,元侃写奏章时,张耆建议说:“这川中之事,颇是难料,不妨加上连指挥使说的情况,以防有变,到时我们进退有据。”
元侃想了想,认为张耆考虑得十分周到,当下就加了进去,大意是:目前灾民纷乱,叛匪任秀残部推波助澜,正在抓紧调查。
80 官员联名告皇子
半月之后,王承恩派人给莫歡送来急报:万岁看了元侃的奏报,对莫歡十分不满,已经流露出要撤换他的意思。
莫歡心中恼怒,心想这襄王也太不够意思了,说好的按照他的意思上报,谁知道背地里却是垫了自己一砖,不声不响就把眼药上了一回。
正在考虑该怎样摆脱这被动的局势,开封府元祐也派人来了。
上次进京,他私下拜会了元祐,元祐许诺,他就是未来的宰相,位极人臣,但前提是:他得把川陕四路牢牢抓在手中,听令而动。
这是他为自己留的后路,眼见得元祐登基在望,傻子才不去表示呢!
打开蜡丸密封的信,上边只有只有一个字:川,用红色划了一个圆圈,正好把字圈在中间。
等他想明白什么意思,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元祐这是让自己杀了元侃,不让他活着走出四川呀!
打发走了来人,他一个人呆在屋里,默默地把蜡丸和信扔到火里,看着他们烧成灰烬------
兄弟相残的事听得多了,当时只是觉得残忍,等到自己亲临的时候,竟然有些不敢相信。
宋朝文臣弄权,大都是嘴上功夫,当然也使点见不得台面的手段,可让一个大活人凭空消失,况且还是当朝皇子,他莫歡还真是下不了手。
想了半天,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几个属下写了元侃在川中的奏章,派人送往汴梁,交给赵光义定夺。
但这奏章由谁写呢?几个下属面面相觑,谁都知道,一招不慎,将会找来忤逆之罪,要知道,要告的可是皇子,这可不比官员之间互掐,管他有没有,先说了痛快。
莫歡皱了皱眉头:“看你们这些人,平日里有好处跑在前边,遇到事了都成了缩头乌龟。你说他说了,他说他没说,哪有证据?谁会作证?到头来还不是不了了之?能追究你们什么责任”
听到莫歡如此一说,几人才纷纷说:“豁出去了,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
当下定了三个官员,让他们写下奏报,直接送往汴梁。
上边说,元侃在川中以皇子的名义,打着元祐太子的旗号,封官许愿,把川陕四路的官职安排了个遍,还说皇上不久于人世----
赵光义将信将疑,心想:这元侃怎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这孩子一向是中规中距的,难道是喝多了酒,说得醉话?最后一句戳痛了他的内心,气得当即叫来元祐询问。
元祐装作大惊,连忙说:“我与四川毫无瓜葛,又与三弟并无深交,哪里会知道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请爹爹明查!”
赵光义无法,只能把此事压在心里,等元侃回来再问。
此时,元侃正带着张耆、王世忠和杨启勋,在巴中街头暗访。
在成都时,就听坊间传闻,这巴中县令李开和青城县令齐元振是川中出了名的清官,在百姓中口碑很好,元侃于是决定先从他俩身上查起。
此时的巴中县城,可是同李开刚接任县令时,完全变了样,仿佛又回到了寇准治理的时代。
街上开店的大都知道这李县令的风流韵事,说起来如数家珍,听得元侃直摇头。
“那为啥百姓还称他清官?”元侃不解地问一位店老板。
“这李大人会玩,断起案子来可不糊涂。”店老板说,李大人小案子不管,自有手下人处理,处理不公了,他才过问;来了几个月,嘁哩喀喳,把以前两年积压的案子都一下弄完了,还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自从来了以后,杀人、盗窃的几乎没有了。你说他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找个美女陪着,游山玩水有何不可?”
元侃心说,别的地方,官员们可是勤勤勉勉,唯恐把差使办得不好。这李开却不一样,竟然当起了甩手掌柜。明日且到县衙,看他如何审案。
当晚歇息在“巴中酒家”。吃了晚饭,张耆私下对元侃说:“不知殿下是否记得这李开?就是去年《邸报》通报的那个监察御史,因为和监军刘福打架,原本六品被贬为七品。”
元侃恍然大悟:“我说怎地如此耳熟,原来是他。”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41886/41886973/9023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