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的尴尬(附录《章经》三十四处中得道)
学历的尴尬
>
> 中国人重视学历文凭,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什么招聘、考研、提干、当兵不用,征婚、交友、入会也先看看是什么毕业的,甚至有人戏说做三陪小姐也是文凭高学历硬的人吃香。
> 这世道,也真是的!
> 然而,一对高学历夫妇的故事却令人大跌眼镜。
> 先说其丈夫杰克的故事。
> 杰克,毕业于某大学计算机系,经过多年奋斗,获得博士学位。
> 毕业当年,兴冲冲去人才市场应聘,简历撒了一百多份,有响应的仅有三家公司,去面试,不了了之。出最后一家公司大门时,隐约有人说要价太高什么的。
> 回学校,向学兄弟们诉其苦,众人出计:降低身份,以硕士去应聘。
> 结果仍是不妙。
> 杰克求救于导师。导师许多不语,后来才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计算机刚发明时有五层楼那么高,而今却可手提而走。年轻人,中间该有多少的故事啊!
> 杰克不懂。而其时身上仅余100大元,再找不到工作只好喝西北风了。
> 一气之下,杰克索性连降三级,以高中毕业身份去应聘,对老板谎称只略懂计算机程序。
> 一家小公司接受了杰克,任程序员,月薪500元。
> 杰克咬牙去干了,500元也正好解决吃饭问题。
> 仅干了二个礼拜,老板发现杰克不仅程序输得又快又好,还能找出其中错误,不动声色加以改正。
> 一个月过去了,发工资时,老板给了700元。并且问他在何处学的计算机技术?
> 这时,杰克出示了大专文凭。
> 老板大喜,立即委任杰克为技术员,负责开发软件,月薪1200元。
> 杰克果真有点水平,不到三个月,便开发出了一只财务软件,填补了市场空白,公司获利100万。
> 庆功会上,杰克喝得大醉,从身上掉下了二个大红本子:一本是大学本科文凭,另一个是硕士研究生文凭。老板一见,忙命手下速送杰克回家好好照料。
> 第二天,老板召见了杰克,满脸歉意说:“真想不到老兄是真人不露相,我这小地方委屈了你,如果认为这里不适合老兄发展,随时可以另谋高就!”
> 杰克大为感动:“知遇之恩,永生难忘!小地方照样可以干大事业。”
> 杰克马上被提升为副总,专管公司技术开发。
> 二年之后,公司生意红火,规模也扩大了一半。
> 一天,老板找杰克谈话,想送其去某大学进修博士学位,以迎接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挑战。
> 岂知杰克从身上又掏出了一个红本本,让老板大吃一惊:博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 从此,老板对杰克更为器重,又提了他的薪水。想提他为总经理,老板只做董事长,杰克坚辞不就,说他只懂技术,不懂用人,还是搞技术开发更符合他。
> 再讲杰克妻子马丽的故事。
> 马丽,学的是心理学专业,也是博士生。
> 当年因忙于读书考研,错过去了择偶的最佳年龄,成了大龄高价女人。
> 听朋友介绍,本市的人缘婚介所很有名气,不妨去试一试。马丽如实填写了条件:女,32岁,博士,月薪七千元,貌端温柔,有房。欲觅条件相当男子为伴。
> 交了300元费用后,满心欢喜等候白马王子来约。
> 岂知,过了二个月,仍无动静。
> 到了第三个月,才有三个男子打来电话。
> 第一个也是博士生,但年龄45岁,太大了。
> 第二个是硕士生,年龄37岁倒也相配,但已结过婚,还有个孩子,也不合适。
> 第三个一打进电话便问马丽存款有多少,马丽一听便关了电话。
> 之后,便再也不见一个电话了。
> 拖了一年,马丽又去人缘婚介所。老板说现在社会上博士太小,收高者也不多,降低身份试一试。
> 马丽于是将硕士填了上去,月薪降为三千元。又交了300元服务费。
> 果然,这一下子电话也多了,要求约会的也有三五个。马丽挑了二个满意的相约喝咖啡。
> 先见了甲,甲大学本科毕业,某企业副总。见了面,双方都颇满意,但后来甲一听说马丽是学心理学的,匆匆告别走了。后来,马丽打电话问他为啥,甲说了一个字:怕!
> 又见了乙,乙大学专科毕业,政府机关科级干部,人看上去很斯文,马丽心里有几分喜欢。但第二天见面时,乙便提出要干那种事,马丽拒绝了,再也不见他了。
> 这样又拖了一年,300元服务费又白花了。
> 第三年,马丽想通了,又将“硕士生”改为“大专”,月薪改为一千元。
> 这一下子,电话如潮,要求约会的一个月便有十多个。
> 马丽见了五个,其中二个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事业很有成就,都开了一家小厂,一个在读成人高校,一个在自考。
> 马丽这时才明白:人品好,同学历没有一点关系。
> 后来,马丽又约了杰克。杰克在婚介所登记时也只说是大专毕业,因为有了应聘的尴尬经历。
> 第二次见面时,杰克向马丽讲他毕业后应聘的传奇经历,马丽听了大笑,也将自己的征婚故事讲了,杰克也大笑不止。
> 马丽说,我们真是天涯沦落人啊!
> 杰克说,你研究了一辈子心理学,硬是不知道学历文凭对人有什么影响。
> 于是二人走到了一起。
附录:《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有一群身上带刺的豪猪
大家挤住在一起过冬
它们一直有一个困惑
不知道大家在一起
保持怎样的距离最好
离得稍远一些
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
离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扎得慌
经过多少次磨合之后
他们找到了最合适
最恰如其分的距离
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
保持群体的温暖
把握适度的分寸非常重要
修行也是如此
操之过急不行
太过于懒惰懈怠也难以奏效
修行就像居家炒菜做饭
只有火候猛缓适度
方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39846/39846709/51613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