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未雨绸缪
司凤梧张了张嘴,莫名觉得难受,将陆卿菀手里的书本夺走,顺手将人拉到自己腿上。
“那赵彦昌说的话你也听到了,玄甲军几次三番护大乾百姓于危难之中他们都看不到,就只看到先皇将大乾托付于本王。
鸠占鹊巢的话虽然难听,但绝对是许多人的心声。”
因为景佑帝的几道遗诏,司凤梧和玄甲军所有的努力都被掩盖,这种事,想想都觉得憋屈。
陆卿菀也不愿司凤梧受这等委屈,不过,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再将已经到手的大乾江山还给凤青恒,再争一回也不现实。
稍加思忖,她福至心灵道:“不若,让那些叫嚣着要守住大乾正统的官员们去负责翡翠河北岸的恢复工作吧?
这些人,坐在朝堂之上,张口江山,闭口百姓,实际上恐怕早就忘了何为江山百姓了。
让他们亲眼看看他们口中的大乾正统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算良知不能让他们闭嘴,西北的苦寒困窘也能让他们知道何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了。”
“王妃这个主意好!”
熟悉的声音响起,陆卿菀忙从司凤梧腿上窜起来,就看到了几道迥然不同的身影。
司凤梧冷眼看着几人,“御书房何时也成了你们想进就进的地方了?”
南无殇嬉皮笑脸的,“也就这么几日了,待你登基,我父王肯定不会再让我如此胡闹了。”
他身边三个年轻人恭恭敬敬的给二人见礼,“卑职参见王爷、王妃。”
“都起来吧。”
司凤梧没好气的免了几人的礼,才对陆卿菀道:“池景川和南无殇你认识,这两位,本王与你介绍一下。
闻相的长孙闻如松,邵驸马的独自邵南川。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们会助你我彻底清理凤青恒留下的烂摊子,你看哪个比较顺眼一点,让他去给你打下手。”
陆卿菀挑了挑眉,“我方才说让那些大乾的死忠党去负责翡翠河北岸的战后重建工作,无殇世子好像挺赞同这个主意的,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吗?”
“既然王妃诚意想要,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南无殇毫不扭捏的站在那里,“在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些大乾的死忠党,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牵扯。
要么是自己的妻女跟大乾皇室关系盘根错节,难以摘出。
要么就是一根筋的酸腐文人,不管事实变迁,只想成全自己的忠臣之名。
但其中还不乏一部分将先帝和某些大乾官员的恩惠错放在大乾朝廷之上,从而对大乾感恩戴德的。”
素来吊儿郎当的人难得的认真起来,一本正经的与司凤梧和陆卿菀分析利弊。
“这部分人恰恰是极忠心亦极有能力之人。
杀之,可惜,用之令人难以安心,但如果将他们用在战后重建区域,加以适当的监管,这些人的能力定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就算结束后他们仍然固执己见,不愿为新朝所用,王爷也不吃亏不是?”
池景川和闻如松、邵南川都忍不住面露赞赏之色。
陆卿菀则好整以暇道:“按照无殇世子的说法,这些官员素质良莠不齐。
战区重建工作却是关乎百姓生存之大计,我们如何确定哪些人能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哪些人不能呢?”
司凤梧开创新朝,人员短缺是必不可免的。
让部分乾朝旧臣分担一部分压力,的确是可行的办法。
但如果督管不力,让这些官员借机生事,那就是给尚未稳定的新朝狠狠一击,到时候,就太得不偿失了。
南无殇愣住。
他上有南王悉心教导,自己又肯吃苦,能力是没话说的,但显然,还欠缺一些经验。
被陆卿菀一句话问住后,下意识的看向司凤梧。
后者淡然道:“就如你们所说,将这些人都安排在战区负责战后恢复工作。
就当这是一场考核,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者,留他们一命,日后按能力安排岗位。
借机生事者,正好斩草除根,都省了安罪名了,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得什么。”
闻如松闻言眉头拧成了川字,“如此行事,万一那些人心怀叵测,西北的百姓岂不是要遭殃?”
“所以再派几个监察御史吧。”
陆卿菀从善如流道:“邵驸马身为西北总督,理应通关西北军政要务,监督他们是分内之责。
至于其他的监察御史,身份、来历一切保密,只负责监管之事。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着人核实,一经过验证,直接换人,直到不必再换,诸位以为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邵南川果断点头,“我看行。”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主要是他们都明白司凤梧麾下暗卫的厉害,只要做了这个安排,就不会给心怀叵测之人动手脚的机会。
只要不危及百姓,祸乱江山,他们这些前途早就有了保障的人是没什么可说的。
陆卿菀自己的提议得到认可自然高兴,不过,“王爷方才说要让这几位助我们清理凤青恒留下的烂摊子,具体是怎么打算的?”
司凤梧不说话,只看着那几人。
闻如松便主动道:“卑职整理了朝中所有官员的利益往来和从属关系,办事能力等细节。
还有各地能力出众的官员和未入仕但有能力造福一方的庶人,也都纳入其中。
随时可以供王爷和王妃重新选拔一批官员补充朝廷的官职空缺。”
南无殇亦正色道:“在下彻查了大乾境内大大小小将领立功受赏和指挥作战的具体情况。
所有武官师从何处,在何处任职,在任期间的功过皆记录在册。
类似于宣武侯父子这等无能之辈王爷和王妃随时都可以踢出去,证据确凿,不用担心为人诟病。”
这两人话说完,陆卿菀的眼神便自觉的落在了池景川身上。
池景川还有些腼腆,“卑职集池家满门之力,广邀天下名士在南府别院成立了一座书院。
书院夫子皆已备齐,只等王爷和王妃给书院赐匾取名,此书院便可立即开张,为新朝怕培养各式人才。”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27387/27387131/994811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