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206章 再遇猪突冲锋

第206章 再遇猪突冲锋


夜色再次降临,冰雪覆盖的大地,距天津卫十余里的清军大营灯火通明,嘈杂一片。
  两大阵营间的广阔地带,汉族旗帜的士兵横尸遍野。
  尸体堆中散落着翻覆的炼金炮车。
  洪承畴耗费巨资打造的汉族炮兵队伍,再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让他心如刀绞。
  这样的战果令他深感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
  这支炮兵队伍可是他倾尽财力,严格按照凤威军团的训练手册精心训练的,为何仍不堪一击?
  这个谜团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默默地收拢残部,强忍痛苦,长久以来作为臣子的他学会了独自承受委屈,将笑容留给主人。
  其实,接受这一切并不那么困难...
  奴隶兵,尘埃里的战士……本就是献祭的棋子。
  “啊,啊!”
  伤痕累累的汉军战士在荒野中哀嚎,凄厉的叫声随着风回荡,他们在痛苦的寒风中渐趋冰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津卫防线的沉寂,唯有猫腰穿越废墟的信使在悄无声息地穿行,夜幕下,忽明忽暗的红色军服若隐若现。
  “啊……呸!”
  断壁残垣之后,一队队步战队士兵向荒野中悲鸣的汉军唾弃,抹了抹嘴,继续品尝着热气腾腾的肉汤。
  那是由精粮、猪血、香料和肉末制成的军用罐头,热水一泡,便足以支撑一个成年壮士一日的体力消耗。
  前线的废墟之中,只有吮吸汤食的声音回荡。
  “七天!”
  沈天石反复思考,决定带领士兵在此坚守七日,七日后江南的舰队归来,会带来大量的补给与援兵。
  这将是他的生命中最漫长的七日。
  次日黎明,清军再次集结,猛烈冲击,依然是两万汉军旗的步兵部队为主力,手持火枪组成横阵向前推进。
  在烟尘与厮杀中,汉军群体被炸上天际,支离破碎。
  “轰,轰。”
  然而这次,明军的炮火明显稀疏了许多。
  “哈哈。”
  远处的清军大营内一片欢呼,主人笑容满面,汉官们连忙附和,清军的消耗战术似乎取得了显着成效。
  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数千名奴隶兵的生命。
  多尔衮的目光如鹰般锐利,多铎依旧不服气,倔强地昂首,鼻孔朝天冷眼旁观。
  “轰,轰。”
  一个上午,两万汉军顶着炮火,咬牙推进了五里,开始挖掘壕沟,构筑防御工事。同时,掩护后面的八旗步弓队大规模压上。
  天津卫,防线工事。
  “呸。”
  步战队士兵纷纷起身,注视着外面的汉军,鄙夷地吐了几口唾沫。
  “有必要这般拼命吗?”
  清军仗着人多势众步步紧逼,新兵心中难免忐忑,老兵则镇定自若地检查着弹药,年轻的脸上带着傲然之气。
  这份傲气源自一场场胜利的积累!
  指挥所内,静默无声。
  沈天石放下望远镜,轻轻说道:“不能再让清军这么推进,去……命令炮队把弹药打光,再拖延一下。”
  参谋军官愣住,忙问:“全打光?”
  “嗯。”
  军官匆匆赶往前线传达命令。
  将炮弹打光,意味着不留退路,背水一战!
  “呜……轰,轰!”
  不久,明军的火炮再次猛烈起来,将挖掘壕沟的汉军打得四处逃窜,败退下去,又为凤威军争取了一天的时间。
  第三日黎明,清军战战兢兢地逼近。
  这一次,两军阵前静得可怕。
  终于,明军的大炮耗尽了所有的炮弹。
  火药尚且容易补充,但那重达五六斤的重型炮弹,实心铁铸的,短时间内难以补给。
  “上,上啊!”...
  在英勇的汉军将领竭力督战下,这日,清军挺进了十里,与守护神秘都市泰恩的凤凰卫军团仅隔咫尺之遥。
  仅有三里的微小距离!
  “哈哈,哈哈哈。”
  在清军大营深处,多尔衮豪情大笑,目光扫过低头恭顺的洪承畴与范文程,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启用那些智谋深沉的汉官,的确明智无比。
  “书卷之人啊。”
  多尔衮微笑着,的确,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总能洞察人心。正如那两位臣子所料,凤凰卫的粮草与弹药补给已显匮乏。
  “呼。”
  刺骨的寒风怒号,厚重的乌云遮蔽天空。
  “锵!”
  多尔衮猛然拔出象征王权的金色战刀,低沉下令:“进攻!”
  “呜呜,呜呜呜。”
  “咚咚咚咚!”
  大清王旗猎猎作响,悲壮的号角声与战鼓齐鸣。
  “杀啊!”
  “哗啦。”
  前线的汉军残部,清军步兵大队,以及疾如蜂群的骑兵一同涌出,如洪流般冲击着泰恩防线。
  “呵。”
  沈天石举起望远镜,凝视着全力以赴冲锋的清军各部,人海填充着每一片田野,然而……
  这不过是群无脑的野猪冲锋吗?
  本以为洪承畴真的训练出火枪方阵,看起来颇有架势,然而,汉军的火枪方阵很快散乱,又被后方的清军步弓大队推动。

  再次沦为野猪般的狂奔。
  “额滴娘,这起码有三四万大军!”
  “哈哈。”
  指挥所内传来阵阵哄笑,凤凰卫的参谋军官们望着大规模冲锋的清军,嘴角纷纷上扬。
  即便是披上了虎皮,野猪依然是野猪。
  “呵。”
  沈天石淡笑,低语:“告诉前线,等近了再开火。”
  望远镜中,密密麻麻的清军如同洪流般涌来,挤作一团,人挤人,人挨人,让沈天石不禁想起前世的二战场景。
  那些徒手冲向坦克的愚勇骑兵。
  集团冲锋有效吗?有效,也无效,关键在于防御方的战斗意志与射击效率。
  在出现对付群体冲锋的重型枪械之前,武器装备始终是次要的,士兵才是战场的主宰者。
  决定战争胜败的,始终是人。
  冬日斜阳下,清冷的光芒洒遍京都之地,伴随着清军冲锋的嘶吼与踏步声,响彻田野。
  密密麻麻的清军冲至三里、两里、一里……
  “冲过去了!”
  清军大营内再次沸腾。
  “上去了!”
  “哈哈!”
  从远处望去,八旗王公们视线错觉,仿佛大军如潮水般淹没泰恩的遗迹。
  然而...
  “嗵嗵嗵嗵。”
  明军阵地上硝烟弥漫,步兵炮与重炮再次轰鸣,如冰雹般的炮弹倾泻而出。
  硝烟弥漫中,闪烁着一道道火光。
  清军大营陷入死寂。
  “轰,轰!”
  重炮发射完实心炮弹,却又...装填满了石子、铁钉,这些前装滑膛重炮被当做爆炸炮使用。
  “轰,轰!”
  一枚神秘的魔法弹轰出,清军如同稻草人般纷纷倒地,冲锋在前的汉族奴隶兵顷刻间消失大半。
  "呼——"
  凛冽的北风如龙吟般咆哮而过。
  承受了那一轮骇人的魔法轰击,清军的集团冲锋中竟出现了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地带。
  "隆隆隆隆!"
  步兵火炮在废墟构筑的掩体上怒吼。
  "杀啊!"
  血肉交织的战场很快又被如洪流般涌来的清军淹没。
  "砰砰,咔嚓!"
  短兵相接,硝烟再度弥漫,手持火枪的凤威军士兵从废墟中显现,他们的枪口抵在由石砾与砖瓦堆砌的胸墙上,发出一阵阵刺耳的爆裂声。
  一片片的清军倒下……
  经过四日激战,两万汉军旗的主力终究消亡,损失惨重,高达七成,这在冷兵器时代是极为恐怖的伤亡率。
  也是一个奇迹。
  在那个时代,一支军队能在冲锋中承受两成伤亡仍不退缩,已是精锐之师;若能承受三成,还能保持高昂的斗志,那便是天下强军。
  然而在八旗主子的威逼利诱之下,他们用鞭挞、战刀和高官厚禄诱惑,大清汉军彻底暴露了欺善怕恶的本质。
  汉军以惊人的七成伤亡,创造出军事史上的一项奇迹,或许这亦是奴性的体现。
  "砰砰...咔嚓!"
  火枪方阵的射击声依旧不绝于耳。
  然而,汉军的巨大损失为八旗主子的步兵大队提供了施展箭术的机会,成群结队的关外旗兵组成强大的弓箭阵列。
  一阵令人心颤的弓弦声响彻天际。
  "嗖嗖嗖!"
  箭雨如织,铺天盖地。
  废墟中传来阵阵惨叫,凤威军士兵被空中的重甲破甲箭击倒,战争进入了远程对射与消耗的阶段。
  比拼意志!
  距前线三里之地,沈天石手持望远镜,踏着断壁,长久地保持着观察的姿态,对前线的伤亡似乎视若无睹。
  前线是血肉磨砺的战场,是屠宰场,这样的战斗无需多言,战术已变得无关紧要,士兵的战斗意志决定一切。
  伤员被抬走,整营整营的步兵队在军官的带领下坚定前行,填补进这片屠杀之地。
  沈天石自始至终纹丝不动。
  他的部队射击范围优良,士气高昂!
  两个时辰后,损失惨重的清军撤退,世界归于沉寂,天津卫防线正前方再次尸横遍野。
  尸山血海。
  清军的尸体堆积如山,每一处空地都被占据,伤兵无助地在尸堆中哀号,挣扎着。
  国运之争,恐怖至此!
  接下来的整整一天,清军未曾再发动攻击。
  大清勇士,汉族奴隶,乃至野性的蒙古战士都被杀得心惊胆战,就连残暴的大清豫亲王多铎,似乎也被这惨烈的伤亡吓得心有余悸。
  在暗夜的降临之际,星辰璀璨,多铎的傲气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那无数在战场上陨落的生命,让他的灵魂为之震颤。
  昼夜交替,日月轮转。
  随着夜寒刺骨,清军伤者纷纷化为冰霜之躯,倒在荒原之上,死亡的气息弥漫,令人窒息。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25506/25506299/14141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