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211章 新皇

第211章 新皇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孙传庭、史可法等内阁大臣早在松江府搭建好了祭坛,就等新皇一下船便举行登基仪式。
  江堤之上,旌旗如林。
  焚香祭天,祭奠祖先,年仅十三岁的大明新皇朱慈烺身披龙袍,万众瞩目,他在凤威军的守护下缓缓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如潮涌。
  “我大明,无往不胜!”
  在狂风巨浪的呼啸声中,朱慈烺身披龙鳞铠甲,走在前方,逐一扶起那些匍匐在地的帝国阁僚。
  他轻声说着鼓舞人心的话语。
  沈天石偕同公主皇后们,带领一群威武的凤凰卫将领紧随其后,彰显出凤凰卫上下对新王的坚定支持,这一姿态令所有人宽心。有了军队的鼎力支持,朱慈烺的王位稳如磐石,无可撼动。
  大明王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洋溢着欢乐与喜悦。
  新王不愿前往金陵,选择在松江府定居。或许是因为那位金陵的太上皇余威尚存,让朱慈烺仍有些忌惮。毕竟,崇祯帝是他亲生父亲,从小到大未曾停止过训诫。
  “姐夫……”
  看着复兴国王楚楚可怜的模样,沈天石淡然一笑:“好吧,就留在我这里,哪儿都不用去。”
  “哦耶!”
  皇上顿时眉开眼笑,欢天喜地地身披龙鳞铠甲,再次跑进兵营,玩耍他的魔法火枪和战马。
  “这……?”
  百官面面相觑,一时语塞。然而,孙传庭、史可法等重臣视而不见,立刻下令在松江府设宴,款待民众。
  朝廷出资宴请百姓,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那一晚,许多人沉醉于酒香之中。
  次日清晨。
  开胃菜过后,主菜终于登场。大明公主驸马沈天石得到了封赏,新王亲笔御批,任命他为大明兵马大督府的督军。
  这是众人的共同期待,江南地区再度沸腾。
  简朴的封赏仪式后,沈天石入驻大督军府,标志着大明年轻一代正式掌握了军权!
  这座大督军府,如同大明的军事参谋总部,掌控天下兵权,从此杜绝了外行指挥内行的愚蠢局面。
  大明兵马大督,一时风光无两。
  身份确定后,沈天石开始大规模重整明军,废除旧式军事制度,改造成垂直管控的中央军体系。
  裁撤冗余,撤销无效,扩充编制,雷厉风行地建立了三大边防军。
  三大边防军分别是中原边军、江南边军和南疆边军,此外还有一支松江水师。三大边防军加上松江水师,构成了新明军的核心战力。
  边防军长官被称为统帅,同时兼副督军,拥有参与军事顾问的权力。
  中原边军分为李锦部的左军和李岩部的右军,兵力扩展至十五万,主要任务是守护中原地区。
  江南边军以凤凰卫为基础,原本三万兵力之上,又增设了一支预备部队,同样拥有三万兵力。
  这是一支随时准备战斗的机动兵团。
  同时,松江水师的规模扩大至五万。
  如此一来,沈天石这位大明淮王直接掌握的江南边军,加上独立的水师,总计兵力达到了十一万。
  南疆边军实力稍弱,统帅职位授予了郑芝龙。
  复兴元年,三月初。
  在大规模改革之后,军政秩序井然,沈天石又与阁僚商议,决定对那些如猪一般昏庸的藩王采取行动。
  图穷匕首现。
  “削藩!”
  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奇幻的时空中,大明纪元,沈刊披甲挺身而出,一连数篇檄文直指各地,斥责那些沉迷安逸的封疆王者。
  福王、潞王、鲁王……无数混杂的称号,宫廷无畏地颁发法令,剥夺了这些慵懒王者的封号。
  贬为凡人!
  此事出乎意料地顺利,不仅大明子民,就连朝廷内外的官员也对这些如猪般无能的藩王深感厌倦。
  他们一事无成,却一个比一个贪婪。
  这道法令让大明领土内的民众拍手叫好,这次朝廷的决心坚定不移,几位藩王的微弱反抗毫无作用。
  朝廷当然也为这些大明藩王留了退路,只要交出领地与田产,王府、私人财富得以保留。
  这已是极尽宽厚了,不是吗?
  谁也没料到,削藩令一出,首位响应的竟是关中的秦王。
  这位年轻气盛的君主不但公开支持削藩,甚至率先自废王位……
  关中的秦王殿下褪下华丽的龙袍,将田产悉数献予朝廷,欣然移居松江府。
  一时之间,天下震惊,这位殿下是疯了吗?
  怎会有王爷主动放弃尊贵身份,自我割舍?
  然而外界怎知,秦王早已不屑于那片狭小的土地。在田间劳作,忍受辛劳,一年到头能赚多少?
  秦王是大明皇家贸易公司的董事会巨头,他领略到了土地开发的利润,如今已成为关中势力的领袖。
  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
  换做你,愿意成为地产大亨,还是在关中过着猪一般的生活?
  因此,有了秦王的示范,福王、鲁王、潞王等大明藩王只能勉强接受现实。

  在孙传庭和史可法两位阁僚的果断执行下,内阁如疾风骤雨般行动,多年来困扰大明的藩王土地纷争问题大致解决。
  大明终于摆脱了养尊处优的藩王这一重负。
  中兴元年,三月中旬。
  江南繁花似锦,春风拂面,一系列果断的改革之后,大明迎来了一个重大时刻。
  大都督与大明长公主的婚礼即将来临。
  松江河畔,淮王府邸。
  大都督沈天石以身作则,分文不取朝廷之物,自购府邸,挂起大都督府的牌匾,在阳光下闪耀生辉。
  在这片帝国的土地上,那个曾是皇权至高无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缓缓落下帷幕。
  刀锋确实落下,事实并不艰难。
  婚礼筹备紧锣密鼓,大都督府忙得不可开交,聘礼、仪仗不可或缺,各方宾客和亲朋好友纷纷启程前来。
  南京,魏国公府邸。
  清晨,庭院宁静,卧室里偶尔传来低语声。
  “母亲,您觉得如何?”
  朱媺娖正在试穿婚服,明眸闪烁,姿态端庄。
  “美丽极了。”
  沈皇后微笑,赞赏一番,然后将女儿拉到身边,传授夫妻间闺房的秘密。
  “母亲!”...
  很快,朱媺娖的俏脸被魔法的微光染上一层淡淡的绯红,这些神秘的闺房秘密在她大萝莉般的瓜子小脸上留下了娇羞的红晕,她强忍着羞涩,一一铭记于心。
  “吱。”
  相邻的魔法结界轻轻开启,身形略显佝偻的崇祯帝——如今的至高王缓缓步出,在清晨的魔法光辉中轻咳几声。
  “咳咳。”
  房内的皇后与公主的声音瞬间沉寂。
  “唉。”
  大明的至高王叹了口气,女儿的婚期临近,他仍在犹豫是否前往松江府见证这场魔法婚礼。如今,外界正因剥夺领地和废除爵位的动荡而喧嚣,他的面色苍白,深知朱家的统治即将走到终点。
  但又能如何呢?
  他缓步踏入魔法花园,仅一墙之隔便是国子监,今日的学府内人声鼎沸,学子与监生争论不休。
  “荒谬!”
  监生们的怒骂声此起彼伏。
  “那些……卑微的生灵,也配研习魔法?”
  至高王愣住了,此事他早已知晓。松江府新建了一所魔法学院,正广纳年轻的魔法师。
  凤威军的讲武堂已晋升为高等魔法学院。
  “高等……魔法学院。”
  仅听其名便知其意,魔法教育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的殿堂,岂不是在戳读书人的痛点?
  “魔法,魔法。”
  至高王低声自语,如今他的心如死水,理智重新占据上风,他觉得这或许并非坏事。
  他做了二十年的皇帝,难道不清楚大明急需魔法人才吗?
  早年间,若他手中有这样的高等魔法学院,能储备大批魔法师,他又何必重用左良玉、刘泽清那样的恶徒?
  左、刘之流的品行,他真的不了解吗?
  但他别无选择!
  偌大的大明,除了军阀就是魔法混混,他不得不启用,至高王心中满是无奈。
  “罢了。”
  园中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
  中兴元年,三月十八。
  天色未明,松江府已被魔法的光芒点亮,宽敞的官道两侧挤满了期待的松江居民。
  喜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高挂魔法灯笼。
  随着大都督府的大门缓缓开启,一位英姿飒爽的男子走出,门外等候的礼部官员顿时石化。
  大都督并未身着喜服,而是披着庄严的魔法军礼服,胸前挂着金色的荣誉绶带,腰间还佩有一柄战刀。
  身后,凤威军的将领们统一身着军礼服,威武庄严,彰显着大明的尚武精神。
  “嘶。”
  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好!”
  不久,府外响起了民众热烈的欢呼,新朝新风貌,都督身着这身魔法军装去迎接新娘,确实比任何华丽的礼服更为英武。
  翻身上马,蹄声隆隆。
  礼兵和将领簇拥着一辆华丽的四轮马车,疾驰向南京城的方向。
  在万众瞩目下,迎亲队伍抵达了魏国公府。
  至高王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屋内,魏国公只好出面主持婚礼,送公主出嫁,发放喜钱……
  一番忙碌后,沈天石扶着公主进入了四轮马车。
  “驾!”
  马车在南京城的精灵欢呼声中,平稳地穿越了魔法护盾,离开了繁华的幻境都市。
  瞬间,魔法大道上回荡着欢乐的吟唱。
  日光洒满天空,魔法国度的公主乘着独角兽离去,魏国公府的巨大石门缓缓闭合,象征着一个古老的魔法纪元落幕,全新的光明帝国即将崛起。
  随后是一场梦幻般的庆典狂欢,谁还会忆起那位隐退的先皇呢?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25506/25506299/14141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