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334章 反攻风暴

第334章 反攻风暴


直到乾隆年间,这位帝王认为满人血脉尊贵,对那些被提升为旗军的汉裔嗤之以鼻,于是下达了一道命令。
  乾隆七年四月,乾隆帝颁布诏令,大量血统不纯的汉裔旗军被剔除出清朝贵族行列。
  这些旗军后裔被剥夺了旗籍,变为了……平民。
  乾隆帝背弃了他的承诺。
  于是,仆人依然是仆人,最终未能成为主宰。
  "轰,轰。"
  明军的连队炮骑冲锋射击,将顽强抵抗的汉裔军队击溃,迅速清理战场,不久在赫尔墨斯河南岸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一场宏大的战略反攻拉开了序幕。
  十五万明军大规模反攻,骑兵领头,步兵紧随其后,风陵渡沿线烽烟滚滚。
  清军惨败,折损于中土,损失了大量的八旗根基。
  明军大获全胜,步兵如海洋般涌来。
  这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反攻提前了一年,以至于明军自己也未做好反攻的准备。
  大明复兴元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八月。
  风陵渡一片狼藉。
  七万多清军中,逃跑者早已远遁,头也不回地逃向帝都,剩下的人则被遗弃在赫尔墨斯河南岸等待命运的裁决。
  渡口以南,三十里地。
  短暂的整顿之后,沈天石带领部队抵达河边,身经百战的老兵悠闲地驾驭着战马,在广袤的原野上自由驰骋。
  "滴答,滴答。"
  沈天石骑乘着骏马,与大明的王朱慈烺并肩缓行,他们指点着魔幻的疆域,朱慈烺稚嫩的脸庞因激动而泛起微红。
  “轰,轰。”
  前方突然传来几声神秘的符文火枪爆鸣。
  朱慈烺惊得一颤,身体瞬间紧绷,本能地从马鞍下跃下,警觉地从魔法褡裢中抽出火枪。
  “呵呵。”
  沈围响起一片友好的轻笑,凤威魔晶营的战士们看着这位帝王,眼中流露出宠爱的神色。
  “陛下无需惊慌。”
  那是我们的大明暗夜骑士正在追剿落单的异族敌军,那枪声传自数里之外。
  “哎?”
  朱慈烺略显尴尬地摸了摸头,他也是首次踏入战场,目睹残酷的魔法对决,难免有些紧张。
  “呵。”
  沈天石淡然一笑,称赞了几句,皇上这番下马、拔枪的动作竟无比标准。
  这赞美让朱慈烺重拾喜悦。
  “真的吗?”
  年仅十三岁的大明王者望着他的亲姐夫,那位大明的战争领主,清亮的眼睛满是对他的崇敬,姐夫的赞扬比任何事物都让他快乐。
  君臣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能亲身参与这大明复兴的伟大事业,朱慈烺深感荣耀,什么君臣间的防备、猜疑……都已不重要。
  君臣之间为何要互相猜忌?
  是谁教导的?
  儒家学派。
  儒家弟子为何要教化王者,去猜忌功臣,将王者捧上神坛?因为儒家的特权源于皇权。
  “轰,轰,轰。”
  “噼啪。”
  断断续续的符文火枪声中,君臣二人在魔晶营的护送下,缓缓抵达了风陵渡口。
  自江南调集士兵,调运粮草,调动魔法器械。
  面对这场提早降临的反攻,沈天石自己也并未完全准备好,但大胜之后,全军士气高昂。
  他决定发动全面动员!
  江南作为后盾,整个中原大地动员起来,大批新兵提前结束训练,离开新兵营,踏上征程……
  民兵、辅助部队共同参与,集结于黄河沿线的明军总数超过二十万。
  男人们奔赴战场,大量劳动生产任务便交给了女子,无数女子走出家门,投身工坊劳作。
  因此,儒家的那些礼法,对女子的束缚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中原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夜幕下的风陵渡口。
  田野间的临时帐篷内,火把高照,步兵与骑兵还在清除敌军残部,已有几支骑兵队伍率先渡过黄河。
  侦察骑兵四处巡逻,大明的骑士再次踏上黄河北岸的土地。
  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不到。
  “嗯……”
  盛夏的军帐内热气蒸腾。
  朱慈烺忍不住大口饮水,看着姐夫身披魔棉甲,似乎完全不受炎热影响,冷峻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很快,大明的小皇帝走来,好奇地问:“我们该如何战斗?”
  “嗯?”
  沈天石凝视着地图,思索着,一个庞大的战略构想逐渐成形,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直线。
  “沿着太行山脉,直取太原!”
  手指轻轻触碰着地图上的太玄城,这里曾是叛逆者姜襄的要塞,别忘了,遥远的玄关之地还有大批的魔军驻扎。
  “嘶。”
  朱慈烺感到了震撼,心中充满了畏惧,倒吸一口冷气。
  这战略实在是过于狂野了!
  “直接冲击太玄城吗?”
  若大军一举攻克太玄,那么依旧坚守在玄关、秦域、渭水北岸的二十万魔军岂不是陷入了绝境?
  这是一场宏大的围猎游戏。
  “太狂野了,太狂野了。”

  看着满面震惊、自言自语的皇者,沈天石淡然一笑,大军穿插战术,他在魔武学院时就已熟稔于心。
  他凝视着太玄、秦域、渭水北岸的黄沙高原,笑容中露出森冷的白牙,令人心生寒意。
  同一时刻,渭水北岸。
  东路中原战场上的一败涂地,两大黄旗部队灰飞烟灭,亲王阿济格在半个月后才得知这个惊天噩耗,瞬间石化。
  这不可能!
  东路大军足足有二十二万,怎么可能战败?
  别说阿济格一脸茫然,就连吴三桂、姜襄这些降将也愣住了,不敢相信所闻。
  但消息千真万确,是由山西巡抚马国柱派使者送来的,这个老仆胆子再大,也不敢编造这种谎言。
  “完了。”
  短暂的呆滞后,主人与仆人们面面相觑,眼珠转动,豆大的冷汗从额头滚落。
  东路中原主战场败退,那西路大军又该如何应对?
  西路二十万大军是从秦域,穿越黄沙高原,长途跋涉数千里才抵达玄关……
  再走回去吗?
  渭水北岸,魔军大营内死一般的寂静。
  “呵呵。”
  阿济格还算镇定,竟温和地笑了:“无需恐慌……”
  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隐藏这个惊世噩耗,左右护兵心领神会,上前捂住前来报信的山西官员的嘴,刺入几剑。
  那官员挣扎了几下,颈部一偏,气息消散。
  阿济格端起桌上的冰茶,猛灌几口,镇静地说:“都回去吧,大清的天空……不会塌陷。”
  “嗻。”
  吴三桂、姜襄交换眼神,只能退下。
  然而次日清晨,天刚破晓,两人的睡梦被隆隆的马蹄声惊扰,匆忙冲出营帐,一时之间瞠目结舌。
  英亲王率领大清五旗中的十多万士兵正在拆营,确切地说是在逃亡,骑兵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渭水河畔。
  英亲王居然领军逃跑了,十五万五旗士兵,沿着洛河河谷疾驰,甚至悄悄收集的肉干和粮草都装在驮马上带走了。
  这是整整一夜的暗中筹备吗?
  “该死!”
  姜襄破口大骂,逃跑的速度真快!
  再看吴三桂和他的部将,早已不知何时溜走,消失无踪,想必也回去搜集粮草了……
  “你……该死!”
  姜襄见此情景,急得眼红,英亲王带领的十多万旗兵走得最快,吴三桂也不慢,却把他的人马丢在了后面,彻底丢下了。
  副将一头雾水地跑来,问道:“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姜襄猛地一踢,怒斥道:“此刻还问这些,脑袋里装的可是兽人的脑髓?快逃啊!”
  半日之间,西线的二十万清军兵士已如溃散的妖兽,四散于莽莽山野。
  树倒狐狲散,但八旗与关宁军皆为铁骑,他们瞬间跃上战马,疾驰如风。姜襄的部队多为步兵,仅有三万余人,无力追赶。
  只能无奈地目睹盟军消失在尘土之中。
  “咚,咚,咚咚咚。”
  此时,渭水南岸,激昂的战鼓声震天动地。
  渭南城门大开,如洪流般的士兵汹涌而出,无尽的赤色洪涛滚滚而来,向渭河步步逼近,迅速展开强渡。
  南北两岸,尽是身披赤色钉甲的军团,相同的铠甲,相同的制服,只是南岸士兵的肩甲上,绣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金色凤凰。
  姜襄惊恐万分,全身颤抖,无法自控,对岸足足有四万凤威军,他如何能抵挡得住?
  “快,快。”
  他擦去额上的冷汗,高声嘶喊:“投降,快送降书,投降!”
  部将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联络南岸的凤威军,请求投降,妄图从中渔利。然而,凤威军的回应迟迟未至。
  “完了。”
  望着正强渡的凤威军主力,姜襄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逃避无用,这次必死无疑。
  他不过是个军阀,一个无耻的兵痞,无耻到李自成都看不下去。在他向大顺投降后,李自成质问道:
  “朝廷以重任托付,你为何首鼠两端?”
  连李自成都鄙视此人,崇祯帝对姜襄如此厚待,委以重责,却换来他的背叛。李自成本想将他斩首示众,幸亏大顺制将军张天琳力劝,才保住其一命。
  然而,当清军攻打太原时,这人立刻翻脸,将救命恩人张天琳斩首,毫不犹豫地转投清军旗下。
  “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中,凤威军如海潮般涌来,紧随其后的是狂风般呼啸的炮弹。
  “呜……轰。”
  炮弹疾驰而至,叛军群体倒下,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他们如同被赶的鸭群,四处逃窜,又被渡河而来的凤威军逐一射杀。
  黄河以北的土地被黑血浸染,宛如一幅凄烈的画卷。
  五天后,黄河以北。
  沈天石踏上山西府的土地,深深吸了口气,这里的空气清新无比,带有湿润泥土的芬芳。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25506/25506299/141411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