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338章 龙之首领

第338章 龙之首领


那些屈膝下跪的并非旗人沈围,而是手握魔法火枪的大明魔兵,他们瞪大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一切。
  空气如冰,静得让人窒息。
  "姐夫。"
  朱慈烺感到一丝惧意,低声问道:"要审判他们吗?"
  沈天石轻轻一笑,心中早已有了计划,他打算将生死大权交由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和佃农来决定。
  这片土地属于他们,他们有权做出裁决。
  沈天石在战斗中不断收复失地,同时在京畿这幅魔法卷轴上挥洒笔墨,重建着大明的秩序。
  "陛下。"
  沈天石神情庄重,罕见地向魔帝行了一个深礼。
  朱慈烺愣住,看到他的严肃,也不敢轻慢,他意识到即将发生重要的事。
  "陛下。"
  沈天石郑重地说:"微臣请求设立……邻域议会。"
  "什么?"
  朱慈烺困惑地问:"什么是邻域议会?"
  沈天石微微一笑,缓缓解释。
  邻域议会的本质并不复杂,是以村落、城镇为单位,召集德高望重的长老或明智之人共聚一堂。
  每个村庄、庄园都会选出代表参与投票决议。
  这就是邻域议会。
  关于如何处置这些来自鞑清和旗人的敌人,是处死、监禁还是流放到严寒之地服役,都由邻域议会决定。
  朝廷不应代替百姓做这个选择。
  "朝廷有何权力,能为百姓宽恕这些异族侵略者?"
  这话犹如雷霆,直击人心。
  这片土地本就属于百姓,清军入侵,官军逃离,官员纷纷投降,承受苦难的始终是百姓。
  官员有何资格主持公正?
  "让百姓自己做决定吧。"
  朱慈烺认真思考,这确实是个有道理的提议,立刻紧绷着小脸,严肃地说。
  "准奏。"
  沈天石微微鞠躬,微笑,不再多言,他的心中已经勾画出一幅宏伟的民主蓝图,他要将权力归还于民。
  当然,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所有事情都由百姓决定是不现实的,民间也有无知和不明事理之人。
  像邻里纷争、追捕盗贼、凶杀案件...
  这些问题仍需由官府来维护公正。
  "微臣请求设立三法廷。"
  "什么是三法廷?"
  三法廷的概念更易理解,即是分权,从县令、知府、巡抚的手中分权。
  不再是县令一言堂。
  不要小看大明的县令,他们是有实权的百里诸侯,方圆百里内的大事小情,全凭县令一言而定。
  大明的县令拥有无尽的权威,到了满清更是变本加厉。
  一任清知府,十万两雪花银的代价,绝非戏言。
  "如此一来。"  ...
  沈天石缓缓讲述,这三法司便是将捉拿恶徒、擒盗、审判与行刑的权责,从各地领主手中独立出来,形成三个专门的执法机构。
  相当于创立了全新的魔法部门。
  朱慈烺听得一愣一愣,感觉有些超乎想象。
  “这可能实现吗?”
  沈天石微微一笑,没什么不可能,即使现在不行,待到民众智慧觉醒,了解并遵从法纪,未来定然可行。
  他决心启迪民智,推行魔法教育,将大明从单一统治者的王国转变成公众共治的世界。
  不这样做,大明无法真正繁荣。
  “嗯……”
  朱慈烺沉思片刻,点头道:“准奏!”
  农庄中,君臣二人已在规划大明的未来,而此刻,京城周边已被战火席卷,全面激战。
  八月末,京城东方边境。
  “呜……轰!”
  东郊的京畿地带,传来阵阵震撼的炮响。
  众多清朝法师登上东直门,操纵着城防重炮,展开拦截性的魔法轰击,短暂地阻挡了明军前进的步伐。
  二十多万明军集结在此,竟被炮火压制。
  “啊……啐。”
  前线的明军望着眼前的东直门,一座造型奇特的坚固城堡巍峨耸立,纷纷咒骂,这城防设计得太过狡猾。
  此城堡看似城墙不高,护城河不深,但其施放的魔法攻击异常猛烈。
  城堡防御布局巧妙,各式炮台、箭塔和角楼密布,仿佛一只巨大的刺猬。
  “哪个混蛋建造的这城?”
  前线的明军忍不住破口大骂。
  “崇祯十九年……是由大督军命令建造的。”
  事情就这样了。
  八月末,沈天石与朱慈烺率领凤威军主力,抵达东直门外,望见二十里外那座坚不可摧的棱堡……
  “这?”
  朱慈烺惊愕不已,东直门的棱堡竟被清朝法师所利用,他们不仅派遣重兵防守,还用强力法术狂轰滥炸。
  轰隆隆的魔法爆炸声响彻四方。
  沈天石摸了摸额头,这局面有些尴尬,但也不能怪他,当初建造东直门棱堡时,他也没料到会失陷!
  “呵呵,哈哈哈!”
  看着城墙上的八旗兵和汉军法师正在摆弄大炮,沈天石纵声大笑,这岂不是在行家面前卖弄?
  “传令。”
  沈天石眼神锐利,缓缓下令:“包围!”

  于是,明军不再急于进攻,而是从东、南、西三方大规模推进,开始在城外构筑魔法防线。
  等待他们的大炮从后方运抵。
  明军依然倚仗熟悉的战术,深沟、胸墙配以火枪。
  一道道沟渠、胸墙环绕京城三面,只留一条北向之路供清军逃往关外。
  典型的围三缺一策略。
  清廷如释重负,趁机开始大迁移。
  每天都有大量旗人的家属,在旗兵的保护下逃离京城,向北撤向山海关……他们回到最初来的地方。
  “哎!”
  朱慈烺举着千里镜,眼睁睁看着大批旗人向北逃遁,他有些焦急,就这样看着清朝势力溜走吗?
  “呵。”
  在崇峻的魔法营帐内,正探讨战术的智者将领们发出轻笑声。
  沈天石嘴角微扬,轻声回应:“尊者无需焦虑。”
  自古以来,除非是孤立无援的城市,鲜有四面受敌的情况,通常会留一道豁口,此策略源自何人之手?
  那便是兵法奇才,孙武。
  “这是为何?”
  难道有必要让敌军有一线生机吗?的确如此,且至关重要!
  孙武曾言,围城必缺,此乃古今攻防战中极其阴险的一招,毒辣无比。
  兵法大师的意思是,攻击方在作战时,无论能否全歼敌军,都要给予敌军一条“出路”。
  三面合围,留出一方让敌人逃生。
  当然,这条“出路”别有洞天,首先道路崎岖,利于设伏,而伏击自然是为了清除逃脱的军队。
  其次,这条道路必须独一无二,防止敌军分散逃窜。
  一旦你仗着人数众多,彻底封锁,迫使敌人陷入绝境,他们会拼死抵抗。
  而且,士气会格外高涨,反正横竖是死,不如英勇战斗至最后一刻。
  若逼迫过甚,甚至会危及皇城的民众。
  皇城之中,尚有数十万大明的子民呢!
  即便攻城方最终获胜,损失也将不小。但若给予敌人生路,人在有退路时便会斗志消退,各自逃散。
  因此,这一策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利用了人类对生存的渴望,人在有望活下来时会变得格外脆弱。
  “攻心为上策,攻城为下策。”
  这就是先祖们的智慧结晶。
  “呵。”
  沈天石淡笑一声,目光投向远方,早已越过皇城,他眯起眼睛,凝视着长城的隘口——山海关。
  “围三阙一……”
  从皇城到山海关的路,恰恰满足这两点条件,还是遵循兵法大师的教诲吧。
  他冰冷的唇边缓缓诵出一句古老的诗篇:
  “长城连绵接碧海,高塔耸立天地间。”
  朱慈烺听后若有所悟,品味这诗句,脑海中电光一闪,他大声喊出了答案:“山海关!”
  沈天石微微一笑:“尊者洞察秋毫。”
  “呼。”
  朱慈烺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从皇城至山海关的道路本就狭窄,且是通往边疆的唯一通道。
  多么巧妙的包围网!
  少年怀揣梦想,大明皇帝再次振奋起来,随姐夫出征的感觉真是畅快,这回清军肯定料想不到吧?
  八月末,山海关。
  夜色中,广袤的大海上月光明亮,星辰稀疏。
  一支挂着大明海军龙旗的舰队静静地停在渤海湾北端的海域,收起了旗帜,敛起了喧嚣,隐蔽在平静的海面上。
  大明倚重的松江海军提督颜继祖,身披崭新的棉甲,手持巨大望远镜,审视着岸边的要塞。
  “这就是老龙头了吗?”
  身旁,军法司长石亨连忙答道:“正是,不会错的。”
  山海关,顾名思义,既有山又有海……
  此地名为龙吟崖,是一座由古老魔法石砌成的城堡,它矗立于明石之巅,宛如龙首俯瞰着无尽之海,因此得名。
  颜继祖微微颔首,轻声低语:“果真名副其实。”
  十日前,颜、石两位将军接到了翡翠信鸦传递的命令,大元帅严令他们率领江澜海军全军出击。
  限时十日内占领海龙门。
  军情紧迫,颜、石二将率领所有战舰,带着两万新组建的陆战队,悄然穿越海途,进入神秘的幽蓝海湾。
  借着东南方的魔风之力,舰队扬帆疾驰,自江澜城沿岸一路北上,仅仅四日便抵达目的地。
  此时的海龙门,龙吟崖寂静无声,仅剩寥寥几许戍卫在城墙边昏昏欲睡。
  这里曾是吴三桂的领土,但关宁军随吴大帅南征,此刻竟弃守老家,转向西方进发。
  于是,海龙门成了一座无人之境。
  “督军大人。”
  部将耐不住性子,低声道:“行动吧。”
  颜继祖望向天空,等待时机。直至一片乌云掩盖月光,海天交汇处瞬间陷入黑暗。
  他才低沉地吐出一个字:“袭。”
  “哗啦。”
  八艘三百吨级的三桅风帆战舰领航,后有各式战舰与运输船紧随其后,破浪前行,直指海龙门的咽喉要地。
  龙吟崖上,长城之脊。
  几名吴军士兵怀抱火灵枪,被海浪的咆哮声惊醒,纷纷探头张望,然而漆黑之中,什么也瞧不见。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25506/25506299/14141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