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连环计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连环计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连环计

        告别?

        刘备微微一怔,“眼下曹军进攻在即,我身边正需元直出谋划策,元直就不必外出巡视了。”

        显然,刘备还没有理解到徐庶口中那“告别”二字的真实含义。

        徐庶苦笑了一声,无奈道:“主公误会了,我不是外出巡视,我是想离开汉中,回往荆州。”

        此言一出,刘备大吃一惊:“元直,你……你是要弃我而去不成?”

        荆州是刘封的地盘,徐庶去往荆州,不是弃他而去又是什么。

        “这是老母写给我的书信,主公请过目吧。”

        徐庶将那封沾满泪迹的帛书递上。

        那一封书信,确实是徐母手迹,但信中的内容,却并非是召唤徐庶回荆,仅仅只是一些家常里短的嘘寒问暖而已。

        这封信,正是刘封当初特意托赵云转jiāo给徐庶的。

        信中本身内容并没有什么,但刘封的这般举动,却分明是在向徐庶有所暗示。

        徐庶明知刘封不会加害其母,但他乃大孝之人,既是收到母亲的书信,岂能再置之不顾。

        百般艰难的权衡之后,徐庶只能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刘备将那信看过之后,顿时便明白了一切。

        当初在长坂坡时,徐庶也曾因为老母为曹军所获,不得不离他而去,若非其母亲道上为刘封和赵云所救,此时此刻,徐庶恐怕已在曹营效力。

        那个时候,刘备对徐庶的离去何等的痛苦。

        而现在,这种痛苦更是有增无减。

        因为徐庶现在要去投奔这人,是比曹cào还要更让他深恨之徒。

        如果有选择的话,刘备宁愿徐庶当初投奔了曹cào,这样他所受到的羞辱与痛苦还要更少一些。

        “这书信,元直是如何得来的?”刘备的语气开始沉重起来。

        徐庶心神已luàn,也没有多想,当即把赵云当初单骑会刘封,并将此信转jiāo于己之信一并道出。

        刘备的脸sè顿时yīn沉无比,不悦道:“这般事,子龙先前为何不曾与我说起。”

        他的口气中,暗含着一种抱怨。

        徐庶这时才意识到,他的如实而言,给赵云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便忙道:“子龙本待告知主公,但我说这只是我的家事,不必烦扰主公,所以子龙才没有向主公说。{/.com    首发文字}”

        刘备摇着头道:“元直是我的左膀右臂,你的事岂能单只是家事。”

        徐庶轻叹一声,默然不语。

        “元直,这封信,多半是刘封那畜生bī迫老夫人所写,目的就是想yòu骗你回荆州,你可不能轻易中了他的jiān计呀。”

        刘备岂能轻易的就放走徐庶,赶忙想法设法的说服徐庶改变心意。

        徐庶却面sè萎靡道:“刘封的用意,我又岂会看不出来。只是一想到家母身陷荆州,我这心就luàn麻一般,我心神已luàn,再难为主公出谋划策,还望主公能放我回荆州,成全我的孝义之道。”

        话说到这份上,徐庶看来是离意已决。

        刘备虽自诩仁义,但近些年来攻刘璋,夺汉中,连着做了几件不光彩的事,仁义之名受损不少。

        尽管如此,但汉以孝治天下,堂堂刘皇叔,若是只因一己之sī,公然阻拦臣下去行孝道,传扬出去,仁义之名便将扫地。

        放徐庶走,对刘备虽有切肤之痛,但这份苦果,他却只能生生的咽下去。

        长叹之下,泪水盈眶,刘备执着徐庶之手,一脸痛苦的哽咽道:“元直yù行孝义,此乃天经地义之理,备焉能阻拦。只是我与你生死与共,名虽主臣,却情同手足,眼下元直这般离我而去,我这心里……”

        刘备老泪,情到jī动处,竟是难再开口。

        徐庶此刻也已泪光盈盈,他以手指天,郑重道:“主公对我恩重如山,庶铭记于心。我对天发誓,纵然我回到荆州,此生也绝不会为刘封出一计来对付主公。”

        刘备不想放徐庶归荆州,一则是因为痛惜自己少了一名绝顶谋士,二来则是徐庶对自己知根知底,若然他为刘封效力,将来岂非给自己添了一大患。

        而今徐庶对天起誓,不会为刘封而对付自己,刘备的担心顿时便少了几分。

        徐庶重义,言出必行,这一点刘备还是深信的。

        “不知元直何时出发,我也好设下酒宴,与诸僚为元直送行。”抹了一把泪后,刘备问道。

        徐庶连连摇头:“我弃主公而去,心中万分惭愧,哪里还有颜面再与同僚相别。况且我现下心中惦念老母,一刻也不敢搁耽,所以我想今日跟主公拜别之后,立刻起程东去。”

        事已至此,多留无宜,还不如痛快一点,君臣间最后留下个好念想。

        刘备也不再多说,遂命人将好酒拿来。

        “元直,这一杯酒,我祝你一路顺风,也希望将来若有缘,你我能再把酒共饮。”

        “嗯。”

        徐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含泪将酒一饮而尽。

        美酒虽好,但徐庶喝下去时,却是一喉的苦涩。

        “元直,走吧,我出城再送你一段路。”

        刘备对徐庶“恋恋不舍”,似乎能再多相处一刻钟,都能让他心满意足。

        徐庶对刘备亦有不舍,又岂能拒绝。

        于是,主臣二人,以便装出府,西出南郑,刘备一路将徐庶送出十余里。

        此时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如一支寂寞的笔,在他二人身后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徐庶勒住坐骑,面向刘备拱手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主公,我们就此别过吧。”

        分别的时刻到来,刘备心中何等酸楚,虽有千般不舍,只能无奈的拱手道:“那元直你一路保重。”

        “主公珍重,庶去矣。”

        强颜笑词,一句珍重后,徐庶再不留恋,勒马沿着大道,向阳平关奔去。

        刘备驻马远望,目送着那一袭磊落青衫远去,一直变成天之尽头的一团黑点。

        “元直,元直……”

        ……………………………………

        如血残阳下,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一支浩浩dàngdàng的军队正在向西徐徐而去。

        明亮的衣甲反shè着晚霞之光,眩丽刺目的金光,只将这长蛇般的军队映衬得更加森然可怖。

        前方不远,一座小城的轮廓隐约可见。

        “前面是哪里了?”

        马车之中,曹cào忽然问道。

        “丞相,快到阳人城了。”随车而行的许褚答道。

        那座城叫做阳人,隶属于河南郡,是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

        洛阳八关,阳人城一路并不是主道,此城原本是一座不起眼小城。

        不过,当年十八路诸侯伐董时,董卓名将华雄被孙坚斩杀于此城之下,正是因这一战,阳人城才让天下人所知。

        “阳人城……”

        曹cào眼睛微微一眯,诸多旧事恍然涌现心头。

        那个风云际会,群雄并起的年代,尽管十几年过去了,但每一件事曹cào仿佛都历历在目。

        正自感慨间,忽然一骑从后奔来,行至车驾旁,一员年轻的将军压低声音,却不乏兴奋道:“丞相,荆州有情报到了。”

        奔来之将,正是曹家年轻一辈的杰出将才,虎豹骑的统率之一曹休。

        曹cào将那藏于密封竹筒中的情报取出,拆开一来,神sè间立时闪过一丝诡异的冷笑。

        “传令大军,今日就在阳人城外安营扎寨。”

        “喏。”

        入夜时分,近五万人的中军在阳人城外安下营盘。

        中军大帐中,曹cào身裹红袍,面中带着几分得意之笑。

        “文和,荆州的情报已经到了,情报中说,刘封把荆州的军队尽数调往了益州,看来该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曹cào将那一道情报示于贾诩。

        贾诩端详半晌,捋须淡淡道:“倘若刘封真的打算配合我们夹攻刘备,就该悄悄的率军入川,他这般大张旗鼓,我看那些所谓满载入川大军的战船,多半都是些虚张声势的空船,丞相,刘封我们的计策奏效了。”

        曹cào哈哈大笑,表情甚是得意。

        “文和,你这道连环计,实在是大妙,这一回,我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面对曹cào的自信,贾诩却很是冷静,淡淡道:“丞相也不可太过自信,对手麾下亦有高人,未必不能识破我们的计策。”

        曹cào冷笑一声,傲然道:“你这条计策有神鬼之妙,我料定必能成功,文和,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贾诩笑而不语。

        曹cào得意之下,奋然起身,大声道:“速传密令给宛城的子廉,令他按原定计划即刻兵进新野,会同仲业之军急攻樊城。”

        贾诩点头应诺。

        曹cào接着又道:“再传令给文则的后军,命他五万大军立刻改道,星夜兼程给我南下襄阳。”

        号令即下,曹cào心中是说不出的畅快,整个人神采奕奕,似乎在这一刻,他又找到了当年无敌于天下的那种自信。

        ……………………

        五天之后,樊城。

        晨光之下,这座汉水以北唯一之城,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轻纱,如羞涩的少nv般静静熟睡。

        北方的大道上,汹涌的沙暴却在急速的bī近,仿佛无数头饥饿的野兽,急不可待的要来撕碎这美味的猎物。

        &nb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15/15703/8240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