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名将高顺 > 030封赏朝野

030封赏朝野


  却说雒阳城中,一日,弘农王偶见双燕飞于庭中,不由心生可怜,遂吟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不料,此诗恰好被董卓手下看到,如获至宝,立即将其呈献给董卓。董卓见之,不知如何处理,遂召李儒入府商议。

  太尉府中,李儒一手持诗稿一手捻须,沉呤半响,方道:“以此诗来看,弘农王对董公积怨很深!他日恐为有心人所用,借此向董公发难。董公宜谨慎提防!”

  董卓听李儒一说,顿时气得将牙一咬,狠狠地道:“弘农王,先帝之子也。吾本不欲违天下人心,行那无君无父之事,奈何彼等逼吾如此。”

  李儒劝道:“废立天子,本就非常人所成。董公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必须有伊尹、霍光之志,行天下人不容之事,方可成天下人难竞之功。”

  董卓思之再三,点点头:“文优所说,深解吾心。为免他人泄露,此事还需文优亲自走一趟。”

  李儒眯着双眼,道:“儒愿为董公效劳!”董卓轻笑着点点头。

  待夜色降临,李儒带数名甲士入永安宫,何太后正与弘农王、唐妃在宫中闲坐,见之叱问道:“汝等来此何干?”

  李儒微微一笑,道:“太尉闻弘农王突发疾病,特令吾为弘农王送良药一副。”说完,令甲士进献毒酒给弘农王。

  弘农王年龄虽少,但亦知王莽毒杀平帝之事,大惊失色道:“孤王无病,毋须汝药。”

  见弘农王拒不肯喝,李儒不由笑道:“弘农王,事已至此,难道汝还可不饮耶?”于是,令甲士为弘农王强行灌之。

  唐妃跪倒在李儒身前,向其祈求道:“妾身愿代帝饮酒,请郎中令可怜,存其母子性命。”

  李儒摇了摇头:“汝乃何人,可代王死?”

  何太后早已哭作泪人,见之大骂道:“屠夫无谋,引贼入京,恨不能唚其肉。董贼今逼死吾母子,必为皇天不佑!郎中令,汝等助其为恶,他日定当灭族抄宗!”

  李儒闻之大怒,令甲士扯住太后,以薄丝绕颈直撺下楼。

  见李儒催逼得紧,弘农王无可奈何,大哭而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歌罢,弘农王对唐妃道:“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

  唐妃闻之,悲不成泣,亦作歌曰:“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遂与弘农王一齐饮下毒酒,相拥而毙。

  。。。

  次日一早,得知弘农王及妃后皆于昨夜间暴毙,朝野上下一时震动。百官之间议论纷纷,有人暗讽曰:汉之有卓,犹秦之有高。

  一日,董卓外出时,正值百姓在山神庙旁开庙会,只见众人围坐高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闻之大怒,下令杀死所有男子,抓捕所有女人,人头载车前,女子载车后,招摇过市,一路行至雒阳。

  到府后,董卓心中仍是愤愤不平,召李儒过府议事。

  李儒略略一思,劝卓道:“董公息怒。百姓所见甚少,多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已。董公不必为此大动干戈。所谓名声,实乃名士之声也。声者既多,则汇聚成名。此前宦官当道,先帝年间仅因党锢一案,使无数名士失于乡野。如今,董公只需擢用数十人,自可聚天下名士于麾下,那时名声和人望可兼而得之。”

  董卓展顔一笑:“吾有文优,犹汉有张良也。”

  蔡邕,字伯喈,陈留人,精通音律,通经史,善辞赋,又精于书法,才华横溢,且忠孝素著,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名彻天下。

  十一月初一,董卓令州郡征召蔡邕,任其为代理祭酒,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日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十一月初五,董卓又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等,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李膺及诸党人。

  司空杨彪率先奏道:“前太傅陈蕃、司隶校尉李膺,建宁元年因与大将军窦武密谋翦除阉宦,不料事情泄露皆为阉宦所杀。李膺、陈蕃之宗族、门生、旧部属,被免职禁锢、谪徙、废禁者六七百人,此皆为阉宦所害。今阉宦悉数被除,党锢一案理应予以反正。”

  司徒黄琬亦上前奏道:“窦武、陈蕃、李膺功在社稷,三人之爵位亦应恢复,宗族子孙、门生、旧部属应加以擢用。”

  帝准奏,复窦武、陈蕃、李膺三人之爵位,任陈蕃之子陈逸为鲁国相,李膺之子李瓒为东平相,窦武之孙窦辅举孝廉。

  太尉董卓奏道:“此前因宦官当道,使周瑟、伍琼等有志之士不得重用,郑泰、何颙、荀爽、陈纪、韩融等无数名士失于乡野,朝廷宜尽举其才而用之。”

  帝然之,以周瑟为吏部尚书,伍琼为侍中,郑泰为尚书,何颙为长史,荀爽为平原相,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郑泰、何颙、荀爽、陈纪、韩融等皆为天下名儒,俱受党锢一案牵连,今获重用,一时皆言,朝中百官唯董公能广开言路,善用贤能。

  不数日,侍中伍琼奏道:“并州大捷!太原郡守、折冲校尉、平亭侯拜呈:九月初,顺率并州军回兵太原郡,大败休屠各胡五万大军,杀敌一万,俘虏休屠各胡士兵一万五千余。

  十月初十,在太原郡清凉山下臣等大败六万鲜卑骑兵,射杀鲜卑首领和连及部落首领阙居,俘虏部落首领柯最。

  闻冀州刺史兵败,臣即率兵入冀州,救援常山国相,东部鲜卑首领素利率五万余骑退走草原。鲜卑战事历经月余,共绞杀鲜卑骑兵三万余,俘虏近两万,缴获马匹三万余,其他物资无数。特将之传报京城。恭祝吾皇万岁!万万岁!”

  侍中伍琼又道:“高顺,乃太尉前月擢拔于并州军旅之中,仅月余功夫,即解晋阳之重围,克鲜卑之顽疾,此乃太尉之功也。太尉以一己之力,安邦治国平天下,功可比萧曹二相国,德可比周公孔圣人。”

  众官皆不出声,董卓以目视太傅袁隗,袁隗无奈出列奏道:“今天下纷乱已久,朝廷应加强威权,各州既设州牧代天子执掌,朝廷亦应设相国,吾等奏请以太尉为相国,率百官以佐天子。”

  帝见太傅袁隗同意,乃道:“准奏,此事就交由袁太傅安排,择日行拜相国之礼。”

  新任吏部尚书周瑟道:“高顺率并州军前后败休屠各胡、鲜卑,杀敌四万余,俘虏三万五千,理应予以褒赏。”

  帝与相国董卓、太傅袁隗商议后,道:“高顺及并州将士,奋勇杀敌,保土卫国,功在社稷。今拜高顺为荡寇将军、封威远乡侯,兼任并州刺史一职。其余并州战事有功将士封赏,皆可按威远乡侯所议。”

  相国董卓见诸事已定,乃出列奏道:“白波军虽为并州军所灭,然黑山军仍在中山、河内等地劫掠,兗州、豫州、陈留、南阳、泰山、济北各地黄巾余孽依然猖獗。今冀州刺史贾琮战死,请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汝南应劭为泰山郡太守,原大将军府掾王匡为河内郡太守,骑都尉鲍信为济北相,集各郡兵力剿灭黄巾余孽,以安天下。”

  帝一一准奏。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132/132686/4776291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