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正德五十年 > 六九三 僵持

六九三 僵持


(今天只有五千字,向兄弟们说一声道歉,不是不想多更,实在是更不了了。后天的火车,没法写,要为后天攒稿子。而且这两日要忙着收拾东西,卖一些破烂,事儿太多了。再次说一声对不起。)

        蒙古人把奴兵们给逼急了,也就只好吞下自己种下的恶果。

        刘得财率领的一千五百女真骑兵如同虎入羊群,不断的发动,冲击,冲击,再冲击,很是轻易的便是接连将蒙古人的队伍给击溃。

        说句实在话,福余卫蒙古人的战力也就是这样,顶多跟这些不披甲的女真轻骑兵差相仿佛。本来女真人心中不少都是存着畏惧,现在这畏惧也是荡然无存,士气大涨,大呼酣战,奋勇拼杀。

        而他们的这种精神也是激励了那些奴兵们,他们也是拼尽自己的全力进行抵抗,便是死,也要拉着蒙古人一起。

        作为这一次战役的总指挥,海日查盖那边各种信息不断的汇聚着,各部报告的骑兵走马灯一般的过来。

        只可惜他们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全都摊在这偌大的战场之上,因此信息汇聚的很是不及时。

        差不多足有一盏茶的时间之后,海日查盖才收到了刘得财率兵出击的消息。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之类的情绪,反而是兴奋。

        “他奶奶的,终于来了个有点儿分量的了!”海日查盖舔了舔嘴角溅落的人血,哈哈大笑:“杀这些汉狗子都已经杀腻了,杀烦了!”

        他一挥手中的长柄青铜重锤。大吼道:“儿郎们,跟我走。杀光那些女真狗子!”

        “杀!”

        麾下士卒齐声大吼道。

        海日查盖一打马,便是带着手下这数十人向着刘得财的方向奔驰而去。

        他也不是傻子。一路上便也不断下令,打着呼哨命令周围的那些蒙古骑兵加入自己的队伍中。

        等到了距离刘得财不远的所在,他手下已经扩大到了三百余人,当然,趁机逃跑的汉人奴兵也有数千之数。不过对于海日查盖来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击溃面前的这一支女真骑兵,就可以彻底奠定整个战局的胜利,到时候逃了的这些汉狗子。再追回来就是了。

        “杀!杀光这些女真狗,这一仗,咱们就赢了!”

        海日查盖坐在马背上,他在队伍的最前面,手中大锤前指,扬声大叫。

        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骑兵们发出围猎时候恐吓猎物的怪叫声,如潮水一般向前涌去。

        看着不远处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刘得财深深的吸了口气。胸中热血沸腾。

        由于激动,他整个人都是不由得轻微的哆嗦了起来,皮肤上起了一层细小的颗粒,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情绪在激荡。

        蓦地。他回过身来,面朝着所有的女真骑兵,嘶声叫道:“弟兄们。这一战,赢了。咱们活下来,若是输了。咱们身死,妻女沦为奴隶,海西女真就此消失!杀光这些蒙古鞑子,为了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杀!”

        这一刻,他发出了今夜战场上最为铿锵有力的一句音节。

        “杀!”

        女真骑兵也开始了冲锋。

        五百对一千五百,这是一场规模不算很大的战斗,但就是这一场战斗,却足以决定整个战场的局势。说大一点儿,甚至是可以决定整个福余卫和海西女真这北地两大势力的兴衰存亡!

        震天的喊杀声中,战马狂奔,双方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双方差不多的战力,差不多的高涨士气,但是还是有些区别的人数。而且一个是为了胜利而战,一个则是为了生存而战,在这两种不同想法的支配下,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海日查盖未免太高估自己手下的士卒了一些。

        几乎是从双方接战的一开始,蒙古这边就已经是出现了不支的状况。

        女真骑兵们为了生存而战,各个奋不顾身,拼死力杀,甚至是完全不顾自己安危,要和蒙古骑兵们以命换命。这种不要命的打发儿,直接打了蒙古骑兵一个猝不及防,他们心中大是震恐,还从未碰到过这样的对手。

        蒲一接战,不过是几个照面的功夫,前面的那些蒙古骑兵便是被杀的一干二净,当然,女真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是一命换一命。可是别忘了,女真人的数量,足足是蒙古骑兵的三倍!

        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差距。

        双方混站在了一起。

        每个蒙古骑兵都骇然的发现,自己身边的敌人永远都比袍泽多,而自己每时每刻需要面对的,都是两三把锋锐的马刀刀锋。

        敌人数量不但多,更是悍不畏死!

        这让他们心生畏惧,终于,心中的恐惧惊慌字啊也压制不住了。有的蒙古骑兵发一声喊,向后逃去。

        这些十几天前还是牧民的士兵们,终于是承受不住巨大的战场压力,开始了溃逃。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缺口,就足以引起整个大堤的崩解。有了第一个逃兵的出现,之后便是接二连三的出现。

        转瞬间,女真人已经是完全占据了完全的上风。

        海日查盖挥舞着巨锤狠狠的砸碎了一个女真骑兵的脑袋,但是他忽然感觉到后腰位置一凉,然后便是一阵剧痛传来。海日查盖知道自己受伤了,他又惊又怒,身体的疼痛更是刺激了他的凶性。他如野兽一般的嘶吼一声,轮着长柄巨锤便是狠狠的砸在了偷袭他的那女真骑兵的胸口,当场便是把他给砸的筋断骨折,口喷鲜血。直接从战马上飞了出去,重重落地。当即身死。

        他环顾四望,不由得心中一阵心悸。放眼望去,四处可见的,竟然唯有女真人,蒙古骑兵是一个也见不到。

        到处都是敌人!

        由于他的铠甲精良,一看就知道乃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因此围在他身边的女真骑兵格外的多。

        四面的女真骑兵又是杀了过来。

        海日查盖虽然悍勇,但是双拳也敌不过四手,很快身上便又是多出来几个伤口。他只觉的疼痛一阵阵袭来,鲜血奔涌而出。若是这样下去,光光是流血就能把他给流死。

        “我难道要死在这里?”海日查盖的实现一阵模糊,脑袋有些晕眩。

        他忽然狠狠的咬了咬舌头,剧痛传来,头脑中瞬间清明,大吼一声:“我怎么会死在这里?”

        “我不能死,我是蒙古未来的大汗,我还要一统漠北,征伐大明呢!我怎么能死!?”

        他嘶吼着向着南边儿的方向冲去。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凶悍战力,竟是冲开了几名女真骑兵的阻拦。

        但是谁都瞧得出来,他已经是强弩之末。

        刘得财一直在关注这边,他尖声大叫道:“快。快,快杀了他!他撑不住了,留下这个蒙古狗!”

        他话音未落。便是有一队蒙古骑兵奋力杀了过来,将海日查盖抢了出去。

        正是海日查盖的亲兵。海日查盖仗着武勇,一往无前。杀入了重围之中,结果亲兵们没跟上,这会儿才杀了过来。

        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海日查盖直觉的心里一松,眼前一阵模糊。

        他在最不应该晕厥的时候晕了过去。

        这人的意志,往往在不该坚强的时候胡乱的刚硬,但是在最要命的时候往往变得薄弱的太多,他甚至是连一句命令都没留下!

        这一下坏了。

        这些蒙古骑兵本就身处下风,海日查盖一昏迷,群龙无首之下,更是大溃。五百蒙古骑兵,被宰了二百余,余者大溃。

        刘得财眼见海日查盖被救走,吧嗒吧嗒嘴,心里暗道可惜。

        光是亲兵就这么多,已经不是大人物可以盖之的了,这么年轻,说不定就是福余卫大汗的儿子,这要是把他宰了或者是俘虏,那真是……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击溃了这一股唯一有些力量抵挡自己的兵力,他立刻把手头的人分成三队,各自向着目标杀去。

        女真人这边儿连战连捷,士气如虹,而福余卫那边海日查盖昏迷,群龙无首,哈不出离得远一些又来不及指挥,竟是直接导致蒙古人开始全面处于颓势。

        不断有被分割围困的汉人奴兵被救走,女真人已经是渐渐的把局势给扳了回来。

        而更重要的是,汉人奴兵们也是开始自救,他们仗着人多,背靠背结成了巨大的阵型抵抗蒙古骑兵的冲击,他们手里拿着的固然都是廉价的木矛竹矛,甚至连铁头儿都没有装上,简陋到了极点。但是被削尖了的木矛给刺一下照样也是会死,被竹矛刺中了,由于竹矛中空的特性,那伤口比被铁枪刺中了还要来的大。直接就是从身上开一个恐怖的大口子,那鲜血当真是哗哗的往外流,止都止不住。

        而且这竹矛木矛还有一桩好处,他们对面的蒙古骑兵用的都是弯刀,而这长矛和弯刀一碰撞,基本上就是被削断的命。可是削断了没关系啊,除了极小的可能性之外,长矛尖端的切面还是个斜角,头儿依旧是尖的,还可以接着用。

        以至于许多时候蒙古骑兵们骇然发现,对面无数的长矛刺过来,自己一刀挥去,长矛头纷纷断裂落地,但是对面长矛势头一点儿没有减弱,已经是狠狠的刺了过来。

        然后便是一个全身被刺穿了无数窟窿眼儿的蒙古骑兵从马上掉了下来。

        这装备简陋是够简陋了,但是却也实用,史书中常有斩木为兵一词,多用来指农民起义军,刚刚起家的时候没有兵器,物资匮乏,便用木头竹子做成长枪当做武器。其实效果还不错。

        若是对上拐子马、福余卫近卫军这种铠甲厚度惊人的超级重型兵种,竹矛当然是毫无作用,刺到人家的铠甲上也就是给撞得疼一下。根本捅不进去,但是面对裹着袍子的蒙古轻骑。那就效果再好不过了。

        福余卫的近卫军,已经是在之前的鹧鸪镇一战中损失殆尽。只剩下数十人了。

        集结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心中又战斗精神高涨的奴兵们再也不可小觑。他们给蒙古骑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那些想要靠近了对他们进行肆意杀戮的蒙古骑兵每每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四五倍于己的木矛竹枪,甚至有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都被刺穿刺死。

        交战至此,稳住阵脚的奴兵们已经杀了至少一千数目的蒙古骑兵。

        步兵在面对骑兵,且已经被冲垮阵型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够给敌人造成这样巨大的损失。也当真是不多见了。

        蒙古骑兵虽然把他们击溃,却没有效的驱散,因此使得奴兵们方便集结。而且这些蒙古人也太狠了,太嗜杀了,一点儿活着的余地都不给别人留,这些奴兵们自然是要奋死反抗。

        奴兵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他们有三个人。

        三个出色的领袖。

        除了以一颗投降之心作为退路的刘得财之外,便是苏骥和赵慢熊二人。

        他们侥幸逃过了一死,本来是想着趁机逃走或者是干脆投奔蒙古人。结果却是看见了蒙古人肆意屠戮的暴行。这么看,蒙古人是根本不给人留活路啊!得,也别跑了,也别投降了。想要活命,还得拼杀一途。

        他们便是专门拣着蒙古人忽略的区域,一路上收拢溃兵奴兵。结果队伍在不断的壮大,过了没多久。竟是已经达到了千人之规模。

        后来虽然被蒙古人盯上,但是他们人多。蒙古人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他们两个的部下已经是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步兵方阵,各自有数千人。这两人兴许是天生有指挥才能,只不过之前一直被埋没而已。这会儿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完全的爆发了出来。

        在他们拳打脚踢,大吼大叫的指挥调度下,士卒们有的在内圈休整,有的在外面御敌,进退有度,互相照应,竟是有条不紊。

        战场,永远是造就英雄的所在。

        当哈不出终于赶到战场上的时候他之前一直是在后方调度,实际上就是上因此在鹧鸪镇被打怕了,生怕再次被围大部分奴兵已经都是撤到了阿里者卫北门附近,据险防守。

        看到昏迷的海日查盖,哈不出气的暴跳如雷,骂声连连,恨不得把自己这个好儿子一脚踹死。

        姜还是老的辣,哈不出立刻做出了这时候最正确的选择,集结兵力,放弃和那些汉人奴兵纠缠,同时集中兵力,狠狠的从奴兵身上撕了一大块肉下来大约有两万左右的奴兵被分割包围了,而剩下的奴兵,则是都放弃了。

        似乎是双方有默契一般,刘得财也是见好就收,正好留下那些奴兵当弃子缠住这些蒙古人,自己率兵退了回去。

        趁着这个时候,阿里者卫守军打开城门,各部逐渐撤入城中。

        随着最后一支断后的女真骑兵也撤进城里,这一场仗,也便告结束。

        福余卫趁夜色偷袭奴兵大营,顺势偷城,攻占阿里者卫,彻底吞并海西女真残余势力的打算,就此彻底的破灭。

        此役刘得财立下大功,威望一时无二,女真,汉人奴兵尽皆臣服。他掌控奴兵,据城固守,册封立下大功的苏骥和赵慢熊为千户,协助统领。

        此一战,福余卫虽然没有达到战略目的看,却也杀伤俘虏奴兵超过三万五千,使得敌人战力减半,当然,自身也损失超过三千骑兵。

        此一战后,福余卫与城外驻扎围困,准备将阿里者卫中军兵生生困死。

        分割线

        正德五十三年,白莲圣国辛开元年,五月初四这一日,天还没亮,也就是后世四点来钟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钟声响彻了整个塔山卫。

        所有人都被这巨大的音量给惊醒。

        官员们纷纷披衣而起,心中诧异。

        他们能分辨的出来,这钟声,赫然竟是白莲圣王于王宫中敲响,召集众人上朝议事的信号。

        攻下塔山卫之后,徐鸿儒便是把城中最大寺庙之中的巨型铜钟给搬到了王宫之中,名曰为景阳钟,敲响了一次,当朝和众人约定,钟声每隔五日之寅时中也就是凌晨四点敲响,乃为上朝之信号。各位臣工听到信号,便穿上官衣,去宫中上朝议事。

        一般来说,钟声雄浑而悠远,让人听了心旷神怡,心中亦是爽利,而这大钟也不知道本来就是如此,亦或是运送的过程中被那儿碰撞了一下形成了暗裂暗伤,敲出来的声音很是嘶哑尖锐,跟丧钟也似,让人听了真真是说不出来的别扭。

        约定是这么约定的,但是这钟声却是第二次在塔山卫中响起。第一次是在刚入主塔山卫试钟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

        原因自然是很简单的,太平圣王殿下自从那一日之后,便躲进深宫之中,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别说是一般朝臣了,就算是那位高权重的心腹等闲也见不到一面。

        看这样子,今日圣王殿下要上朝了?

        想到这一点,还有很不少对白莲教忠心耿耿的臣子们是极为高兴的,心中振奋,纷纷起身穿衣,整理形容。

        在寅时末也就是大约五点钟的时候,圣王王宫已经是聚满了臣子。

        徐鸿儒好面子,讲排场,规矩森严,在白莲教时期便是如此,后来据城而称王,就更是不会忽略这一块儿,进了塔山卫的第一日,便是下诏为百官统一官衣,统一官帽,统一仪容装扮,定下上朝以及日常行止的礼仪等等。


  https://www.bqvvxg8.cc/wenzhang/0/463/451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8.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8.cc